新華網 2013-10-16 21:43:27
創業板一路上漲行情又遇波折。在滬深兩市走低的情況下,創業板指漲勢難留,繼15日下跌0.28%后,又于16日下跌3.93%。
近期屢創新高的創業板指,推動市盈率升至近60倍,風險不斷累積。專家認為,近期創業板的獨領風騷源自炒無可炒下,投機資金的狂轟濫炸。雖然目前政策面和宏觀經濟基礎面尚未出現改變這一局勢的信號,但高位運行增添了創業板的脆弱性,投資者需謹慎對待創業板當前的“風光行情”。
創業板指下跌3.93%
截至16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193.07點,下跌1.81%;深證成指報收8542.87點,下跌1.81%。
在滬深兩市走低的情況下,創業板也難獨善其身,創業板指開盤走低,并快速下探,隨后進入波動調整,最終報收1335.10點,下跌3.93%,出現自今年7月26日以來的最高跌幅。創業板僅38家公司股票收漲,其余均報跌,華星創業、桑樂金、方直科技、華誼嘉信、順網科技、光線傳媒、飛利信、華誼兄弟、中青寶、東方財富等十余只股票跌停。
16日,創業板低開,開盤僅一個小時成交量就幾乎達到15日成交量的一半,顯示出來勢洶洶的放量大跌。
創業板自2012年12月4日開始,呈現出一路高歌的態勢,創業板指從低點585.44點一路漲至2013年10月10日的歷史最高點1423.97點,漲幅達143%。
相比這一輪上漲行情前的2010年12月20日出現的歷史高點1239.60點,今年8月底以后,創業板指屢創新高,不斷登頂,促使動態市盈率接近60倍。
業績、股價畫不上等號
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持續飆升,自2013年9月4日創業板指數超過歷史最高點1239.60點后,依舊高歌猛進,頻創歷史新高。然而,即將迎來四周歲生日的創業板,依舊沒有擺脫“三高”和業績變臉問題,創業板公司的業績表現難與股價漲幅相匹配。
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已有352家創業板發布2013年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業績下降甚至虧損的公司占比高達41%。其中預計業績大幅下降的有43家,預計業績下降的有84家,更有17家公司預計虧損。
同時,創業板打造高成長企業的功能卻不夠突出。根據業績預報,352家公司中,只有44家公司預計三季度業績大幅上升。這44家公司中,有27家公司業績增幅在100%以內。
然而,支撐股價的卻不是業績,而是火熱的概念。例如,前三季度預計虧損2200萬元-2500萬元的東方財富,利用互聯網概念,6月以來,股價從10.36元最高上漲到25.97元;天舟文化利用網游概念,7月份出現了連續9個交易日漲停,成為“漲停王”,7月以來,該公司股價從十幾元一路狂奔至50元。然而該公司業績預告卻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僅為722萬元-922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7%-59%。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前三季度實現最高業績漲幅的康耐特和鼎漢技術,近期股價卻表現平平,維持在8-12元左右。
估值過高股價下跌是必然
專家認為,在炒無可炒的情況下,大量資金砸向了小股本的創業板。投機者的炒作推動創業板出現了一輪上漲行情,并產生了慣性上漲運行態勢。但是,目前創業板市盈率已處于高位運行狀態,瀕臨崩潰高點,在缺乏業績支撐的情況下,股價下跌是必然趨勢。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近期創業板持續上漲原因在于市場參與者熱衷于“炒小炒新炒差”,賺取差價的投機心理。“一些剛上市的,業績差的小股本垃圾股,最容易受到中國股民的追捧。相對主板的大盤股,創業板盤子小,容易操作,有投機的價值。”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目前宏觀經濟的基本面還未形成行情上升的基礎和條件,這種情況下,在A股市場上,一些以差價投機為主,不考慮估值的投機者,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某個板塊或某個個股上面。
持續的上漲,推動創業板市盈率走高。“目前創業板市盈率已達60倍,A股最高點時市盈率是70倍,現在創業板好多公司都是接近或者超過這個位置,離高位已經非常接近了,臺灣股市泡沫和日本股市崩潰前也基本是這個高點。”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說。
高市盈率本可用高速發展來化解風險,但從整個板塊來看,只有少量創業板公司能夠長期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因此,李大霄認為,未來創業板股價下跌是必然的。
市場人士認為,在IPO尚未重啟的情況下,市場擴容受阻;同時,宏觀經濟基本面又難以支撐藍籌股行情走高,這決定了創業板可能還會維持上漲行情。但高位運行增添了創業板的脆弱性,IPO重啟消息一旦證實,將給創業板帶來沉重打擊,投資者需謹慎對待當前創業板的“風光行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