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1-09 12:25:03
近日,北大荒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盡管公司公告未提及原因,但據了解,其遭調查或因如下:北大荒主要營收來源的地租收入每年被大股東“截流”達十幾億元,這部分始終未計入上市公司財報;北大荒集團政企不分,讓上市公司承擔了本不該承擔的包袱。
北大荒今日公告,11月7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信披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北大荒此次具體是哪些內容違反了相關法規而為何被立案調查?公告并未提及。
據記者了解,作為北大荒主要營收來源的地租收入,每年被大股東“截流”達十幾億元,這部分收入始終沒有計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
查閱資料,北大荒的主營業務為地租收入,來源于旗下的16個農場分公司。這些農場分公司從北大荒上市之初開始,政企難分問題就一直貫穿始終,這為后來的大股東“截流”地租埋下隱患。
1998年,北大荒集團發起設立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即上市公司),集團持股66.14%。北大荒集團從下屬的103家農場中,選擇資產情況較好且相對集中的16家農場進行改制重組并注入上市公司。
按照上市時的約定,上述16家農場被劃分成分公司和存續農場兩部分后,實行機構、人員、資產、財務、業務“五分開”,各自獨立核算,獨立承擔責任和風險。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分開”無法嚴格執行。尤其在管理人員和資產、財務方面,分公司和存續農場之間難以劃清。
1998年北大荒上市之初,農地租金一年大約10元/畝,一年獲取的農地租金1億元左右。但近五年來,全國農地租金大幅上漲,土地承包費已成為上市公司乃至北大荒集團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據計算,2012年北大荒上市公司的地租收收入應達到37億元。
另一方面,大股東侵占上市公司地租收入,或僅僅是北大荒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北大荒集團政企不分的積弊,造成北大荒上市公司承擔了本不該承擔的歷史包袱,其與大股東之間的地租收入分配也因此陷入僵局。
此外,對市場而言,另有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土地流轉概念飽受追捧。北大荒,中農資源、海南橡膠、亞盛集團,輝隆股份、大湖股份、吉林森工、新華聯等等一批公司輪番暴漲。如今,隨著北大荒被出示黃牌,相關股票或遇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