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00:48:4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記者 牟璇
無論熊市還是牛市,消費和醫藥都是市場最為關注的兩個板塊。對于這兩個行業的成長空間以及相關個股的甄選,每一個專業投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作為將大方向定位于消費和醫藥的匯利資產董事長何震來說,專注與深耕是其多年投資其間的心得。
憑借良好的業績表現,匯利資產成功入圍由《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2013年度中國十佳私募基金”評選活動。記者與何震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以期為廣大投資者洞悉其獨特的投資風格,以及他對市場、行業和個股機會的判斷。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重陽投資、創勢翔等多家私募界翹楚,將齊聚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這些最優秀的資產管理人,將在本次峰會上就未來A股的投資機會展開討論。他們將奉獻怎樣的真知灼見,值得期待。
人口老齡化將刺激醫藥需求/
NBD:何總為什么一直堅持關注大消費和醫藥板塊呢?
何震:原因挺簡單,因為我認為這是最好的一個行業。中國是人口大國,且正在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對醫療用品的需求量必然會增加;加之我們之前片面強調經濟增速,忽視了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現在水、空氣的質量越來越差,因此而患病的人群越來越多,患病年齡越來越??;另外,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于健康方面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高,在健康方面的支出也會增加。
也就是說,在醫藥領域,國家投入會增加,個人的支出也會增加?;谶@種大的宏觀背景,我認為醫藥行業甚至說未來20年都能保持平均百分之十幾的增長,市場蛋糕會越來越大。而“蛋糕”終歸是要被企業分掉的,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行業內哪些企業受益程度最高。從上市公司層面來說,醫藥股一直是市值成長最好的板塊之一。抓那些能夠成長為大公司的個股,這是我們公司的一個基本邏輯。
NBD:你們的業績,主要是靠長期持有還是做題材股?
何震:主要還是靠長期持股。我們不太喜歡做博弈和頻繁交易,因為這類操作是靠市場情緒、靠資金推動的。主題投資對我們業績的貢獻微乎其微,因為這類投資有虧有賺,算下來基本沒賺什么錢。
新興行業個股大多是偽成長/
NBD:以小市值個股、成長股為主要投資標的的機構還是比較多的,匯利資產和這些同行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何震:我們的核心要求就是,選擇的標的一定要保持增長,并且最終能成長為一個大企業。我們更多的是作定性分析,而非定量。所謂定性,指的是判斷一家企業的核心能量所在,它的產品結構、企業戰略,這些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地方。定量的標準,比如說每年增長多少,我們從來沒有用這種指標去衡量過一家公司。
比如選擇醫藥消費板塊,我們的觀察和判斷依據就是,未來10年受益經濟結構轉型最大的就是醫藥消費、TMT和環保行業。不過雖然已經關注環保板塊兩三年,但我們一股也沒有買,因為這個行業很少有企業能夠真正長大,有些項目型公司雖然股票被炒得很厲害,但業績增長緩慢。至于TMT行業,因為移動互聯尚未最終成型,尚處在一個大變局的時代,我們也很少介入。最終我們就選擇了醫藥消費板塊。
NBD:這種注重行業的選股方法,在行情不好的時候風險會不會比較大?
何震:所以在選好行業之后,我們也要做細分。舉個例子,我們買的乳業個股,如貝因美、伊利、光明乳業最近漲得都不錯,但是這三只個股上漲的理由各不相同。伊利本身就是一只白馬股,它受益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公司毛利率得以提高;貝因美受益于它的產品定位——嬰兒這個細分行業的快速發展;光明乳業則是受益于國有企業管理模式的改善,以及莫斯利安這個強力產品的驅動。這三家公司雖同處一個行業,但決定它們成長的因素不一樣,它們都在長大,只不過成長的路徑不一樣。NBD:何總做成長股最看重什么?
何震:我們看重的是它的市值,與它在所處行業未來的市場份額是否相匹配,看它的“天花板”有多高。它現在可能是一家比較小的公司,但行業很大。在這個行業里面可能它已經領先了,我們要看的就是它能不能夠把這個領先的優勢擴大,能不能將這個行業里的錢盡可能多的賺到自己手中。至于它明年或者下一個季度賺多少錢,利潤高一點或者低一點,這些我們不是特別關心。
NBD:那你對成長股的核心要求是什么。
何震:我們有幾個標準。第一是看行業空間,第二看公司是不是有很好的管理團隊,第三是看它有沒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第四個看它比較長一個階段的成長速度。我們不會特意關注市盈率,不過市盈率太低的話,這種企業就不太可能是一只成長股。
NBD:現在經濟正處在轉型之中,很多新興行業非常專業,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怎樣從這些領域選出成長型股票呢?
何震:你說的這一類股票都是偽成長,高達80%、90%的成長更是偽成長。你說的新技術,新產品,我們也做過很多這類的案例分析,兌現高增長預期的公司基本上沒有。盡管我們也關注新行業、新技術、新產品,但是這幾年我們沒有買過相關的股票。
NBD:你怎么看待互聯網經濟以及它對其他行業的影響。
何震:互聯網經濟勢不可擋,傳統行業有些是肯定要被消滅的?;ヂ摼W很方便,能解決很多問題,把交易成本降得很低,把行業進入門檻降得很低,銀行業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了互聯網金融后,很多服務就不需要你銀行去做,如果銀行不在互聯網這一塊加大投入,光靠存貸款利差過日子將無以為繼。我們也一直在跟蹤互聯網板塊。
NBD:現在一旦符合你們的標準,是不是可以重倉?
何震:可以,但我們要求它各方面都要比較完美。如果是相對成熟的公司,市盈率也不能太高。這些企業在行業里應當處于優勢地位,會領先一個階段,雖然規模已經比較大,但還是會給投資者帶來非常穩定的超過平均水平的收益。這些公司現在可能只有5%或者10%的市場份額,但將來可能會提高到15%或者20%,利潤將邊際遞增,因為有規模效應。只要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就會重倉。
中低端消費品空間更大/
NBD:對醫藥行業及其各個領域怎么看?
何震:對普藥、化藥這種競爭性的產品我們是不看的,基本只看中藥、保健品種,而且還得是大品種。經過這樣的篩選之后,合適的標的就不是很多了。做中藥做注射劑的我們從來不買,因為風險太大,中藥還是要看大品種,比如心腦血管用藥。也關注西藥公司,但最近降價的聲音比較多。
NBD:您如何看待大消費領域?
何震:大消費就是要看廣一點,第一個是看企業戰略,第二個看企業管理。我們一直比較喜歡消費類個股,長期的注意力也集中在這里,這個行業的大牛股我們是不能錯過的,乳品行業的牛股我們抓住了一半,尚屬差強人意;但有些消費類牛股我們沒有理解到,由于自己的疏忽錯過了。
調味品行業的上升趨勢我覺得才剛剛開始,可選擇的標的不少。在調味品行業,海天將成為龍頭。但乳品類個股可能漲得有點過了,我們會考慮賣出。
對休閑食品類個股我不是特別看好,這個行業跟紡織服裝一樣,沒有壁壘。除非有企業推出一款類似于康師傅牛肉面一樣經久不衰、無法模仿的產品,這樣的休閑食品企業才有投資的價值。
NBD:你怎么看待白酒股?
何震:白酒股受反腐影響,到現在已經跌了很長一段時間。將來的話,我覺得更有機會的是三線品牌,因為他們和老百姓的消費聯系更為緊密,市場容量更大。
不過,白酒行業面臨的沖擊還沒有停止,因為一線品牌銷量、售價下跌后,會擠壓下一線的品牌。白酒行業的黃金增長期已經過去,將來就算有機會也不會特別大。
NBD:在接下來5年或者10年,究竟是高端消費品、奢侈品表現更好,還是大眾的、中低端的消費品空間更大?
何震:我覺得中低端的空間更大,畢竟這類市場消費者基數大;高端的消費品只有少數人用。
11月28日~30日,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將在成都舉行,民生銀行、康得新、樂視網等近200家杰出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裁、董秘,中國冠軍私募的優秀掌舵者們將出席本次峰會。投資者只要在11月25日前,登錄每經網(http:/www.pdpkct.com/)首頁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專區(http:/www.pdpkct.com/top_forum/new)進行參會注冊,即有機會參加本次峰會,獲得與這些大腕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