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2-06 08:38:33
CRIC研究中心統計監測了100家房企的融資情況發現,僅11月,百家房企融資總額高達450億元,同比增加67%,環比上升96%。“隨著年末的到來,企業希望在市場利好之下進行今年最后的投資活動,因而在近期大幅融資。”
每經編輯 尚希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時近年底,伴隨著土地市場“大戲”頻頻上演,房企的融資熱情高漲。
CRIC研究中心統計監測了100家房企的融資情況發現,僅11月,百家房企融資總額高達450億元,同比增加67%,環比上升96%。“隨著年末的到來,企業希望在市場利好之下進行今年最后的投資活動,因而在近期大幅融資。”CRIC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預期在明年可能進入新的加息周期,融資難度和成本可能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掀起的融資潮中,海外融資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前11月房企海外融資總額(含貸款)合計已經突破529.1億美元,合人民幣3228億元。
海外融資受偏愛
進入三季度以來,內地房地產企業海外市場融資力度逐漸升溫,從9月開始,多數在港上市內房企已有融資計劃或進行融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后發現,進入四季度以來,包括萬達、旭輝、綠地、雅居樂、中海、恒大在內的23家房企進行了不同方式的融資,總募集資金大約220億美元。
“從融資目的來看,企業進行新一輪借款的一個原因是通過借新債還舊債,降低企業開發運營風險,并進行新一輪的投資。”朱一鳴表示,房企的高周轉主要依賴于“以債養債”,隨著企業融資成本壓力顯現,企業更多選擇以更低廉成本的融資替代利息高昂的舊債務。
“可以看到,融資期限大多是在5年期及以上,利率平均在7%左右的長期融資,從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可以明顯看出,企業長短期債務比從2012年上半年的0.45,提升到2013年同期的1.32,提升193%。”朱一鳴表示,較長的還款期限既能有效降低企業短期的資金壓力,又能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融資成本分攤到每年,成本開支壓力并不會過于顯著。
的確,海外融資的成本的低廉對于房企來說具有十足的吸引力,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40家上市房企的海外債券融資平均利率為7.65%,較2012年下降1.35個百分點。
“從利率水平看,萬科等房企的債券利率均在5%以下,不僅遠低于信托等其他來源的資金成本,也低于一般的銀行貸款利率。”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房企“找錢”能力增強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以及土地市場升溫,推高了房企的投資熱情,對于融資的需求愈加旺盛,企業的融資能力也在逐漸加強。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房企資金狀況研究報告顯示,企業自籌資金在企業到位資金中所占比重為38.3%,比上季末回升0.5個百分點。歷年同期來看,2011年至2012年,房企自籌資金比重占比居高位,外部融資較為困難,2013年以來自籌資金比重顯著降低,房企融資渠道有所拓展,融資能力進一步提高。
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鄭紅玉也表示,企業資金來源結構已經發生變化,被動自籌資金的狀況也有所改善。
不難發現,開發商資金鏈狀態得到改善的一個主要原因,便是房企的“找錢”能力日益增強。
克而瑞北京房價測評中心首席分析師牟增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融資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融資環境的日漸寬松給了房企信心。”
在牟增彬看來,“明年一旦信貸收緊,房企負債問題將暴露無遺。”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末,139家上市房企平均資產負債率為75.55%,創下2007年同期新高。
對此,張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今年以來,除了大型房企外,中小型房企對多元化融資渠道的需求也比較強烈,國內上市房企再融資放開的預期也在持續升溫。
“從目前房企的融資策略來看,大型房企的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因此通過抑制需求或者是收緊貸款等方式來促使房企降價,將很難起到實質效果。”張旭進一步指出,對于中小型房企,尤其是項目過于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的中小房企,由于市場需求規模有限,且過多依賴信托等高成本資金,經營風險依然不容忽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