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2-11 08:52:25
⊙記者郭玉志○編輯梁偉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昨日在首屆“中國資本市場社會責任年會”上表示,未來上交所將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側重從信息披露及研發更多的社會責任指數方面進行倡導,探索擴大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范圍,修訂和細化有關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指引,并鼓勵更多的機構推進社會責任產品創新。
據了解,自2006年起,國家相關部委、行業協會以及滬深交易所等陸續發布了社會責任相關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也在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早在2008年,上交所便發布了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披露相關指引,強制要求三類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同時鼓勵其他有條件的上市公司進行自愿披露。此外,上交所首次提出“每股社會貢獻值”的概念,為評價和衡量公司價值提供了利益相關者的視角。
統計顯示,2012年,滬市上市公司共計379家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包括強制披露公司305家和自愿披露公司74家,合計占滬市全部上市公司的40%。從2008年到2012年,自愿披露報告的公司逐年增加。此外,上交所還研發了一系列社會責任主題相關的指數。
胡汝銀認為,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實踐需要行道、得法、優術。即在組織文化和戰略層面上,實現以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和需求為本,實踐利益相關者價值驅動的發展之道;制度規則和組織機制要健全到位,同時要具有卓越的執行力和實踐能力。
胡汝銀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將探索擴大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范圍,修訂細化有關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指引,并鼓勵更多的機構推進社會責任產品創新。他認為,由于不同行業上市公司在社會責任方面面臨不同的問題,上市公司應聚焦其行業自身問題進行披露,例如,食品、藥品公司應對食品、藥品安全進行披露,化工企業應對環保問題進行披露,煤炭企業應對環保、礦工、煤炭安全等問題進行披露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