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 01:04:1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在經濟低迷與油價高企的背景下,2013年國內各大航空公司依然面臨不小的業績壓力。
不久前,海南航空聯合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航空推出了 “港曼通”,即北京-香港-曼谷一站式旅行度假產品。而春秋航空在今年8月與上海鐵路局宣布推出“華東1小時低成本空鐵快線圈”的聯合運營計劃之后,又在12月開通相親航班招攬生意,在飛機上“玩”起了“非誠勿擾”。
資源爭奪戰加劇
時刻和航權可謂各家爭奪的關鍵資源。不久前海航集團方面證實稱,從2014年6月18日起,該集團旗下的航空公司將開通法國巴黎奧利機場至中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航線。記者發現,海航集團去年收購了法國藍鷹航空48%的股權并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再由藍鷹航空申請并執飛北京-巴黎航線,這種逆勢取得航權,不失為迂回爭取北京時刻資源的創新之舉。
事實上,2013年國內航空公司的主要盈利點還是在國內線路上,各航空公司都在大力加強國內市場投入,搶占航權和時刻資源。
而早先海航集團所創新采用的與地方政府合作并“冠名”航空公司這一合作模式,也成為各航空集團布局國內市場的重要手段。
今年海航與烏魯木齊市政府籌劃成立合資航空公司,并在12月4日宣布獲得批準籌建。據海航集團相關人士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該集團籌建的廣西航空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9月底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已與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簽署廣西航空公司出資協議書,相信也離獲批不遠,而海航擬籌建的福州航空等其他航空公司的籌備工作也在全面推進。
低成本模式漸受重視
“未來全世界的航空公司將不再簡單按照低成本與全服務來簡單區分,二者之間的外延在重疊,未來航空公司會形成以大型的跨洋航空公司與地區性的以低成本為模式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更是直言,中國的廉價航空時代已經到來,希望國家支持低成本航空業發展。
以海航集團的西部航空為例,其今年6月正式宣布轉型,并成為國內第二家低成本航空公司。10月底,該公司在重慶基地的基礎上,正式入局鄭州這一中原市場,以擴大自己的航線布局。11月底,該公司開通三亞-鄭州-哈爾濱航線,又打破低成本航空公司從事中短途航線的傳統思維,創新嘗試在長航線上投放運力。
均瑤集團旗下的吉祥航空也較為突出,除了價格低廉,創新采用“九元航空”作為新公司招牌之外,還將擬成立的低成本航空主營運基地放到了廣州,與在上海的大本營展開錯位運營以達成協同效應。
創新產品與服務層出不窮
開展空鐵聯運已不再是新鮮的創舉,春秋航空的空鐵快線產品運用便利,春秋航空也成為國內首個實現空鐵快線產品網上直銷的航空公司,其甚至推出購買空鐵快線贈高鐵車票的促銷優惠。
“不感興趣就滅閱讀燈,首個相親航班上玩起了飛行中的 ‘非誠勿擾’。”12月4日,春秋航空開飛上海至昆明的首個相親航班,推出單身參與者必須攜帶一名單身朋友同時報名,不限性別,只需一人購票,朋友就能免費同行。
此外,航空公司還以服務創新提升企業品牌美譽度。
今年11月,海南航空建立的導盲犬數據庫上線。而在今年,深圳航空將其主力機型波音737系列和空客的320系列進行了客艙全面升級,并推出機上Wi-Fi服務。針對11月28日深圳T3航站樓的正式啟用,該航空公司為方便乘客還增設了 “加急柜臺”、“愛心柜臺”等特殊柜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