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全國27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平均調增幅度為17%

每經網 2013-12-27 08:46:19

全國共有2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7%;有17個地區制定了工資指導線,基準線普遍在14%左右。

每經編輯 韓冰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韓冰 發自北京

“2014年,我們將改革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優化工資結構,建立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26日召開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表示,還將“規范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合理確定薪酬水平;完善最低工資制度,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評價和調整機制。”

尹蔚民透露,2013年,人社部門進行了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試調查。研究擬定了中央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意見,開展了中央義務教育學校和中央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工作。

同時,全國共有2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7%;有17個地區制定了工資指導線,基準線普遍在14%左右。據了解,我國連續9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后月人均基本養老金近1900元。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較大,不同群體間利益矛盾加大,低收入群體和農業轉移人口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偏低。

社科院昨日發布《2014社會藍皮書》數據,收入分配與收入差距已經成為當前最受關注的社會問題。中國之聲《央廣新聞》稱,今年的這份藍皮書中,收入分配與貧富分化已經成為最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取代了往年的物價、房價等問題。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委員會會長蘇海南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7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最大意義是保障低薪勞動者及其贍養人口的基本生活,“提低”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對于保證低工薪勞動者,特別是對非公企業員工能夠‘有尊嚴地勞動’具有重要意義。”

蘇海南認為,最低工資標準主要是為了保障低薪勞動者的生活。各地依據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按照《最低工資規定》,目前我國各地區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最低工資標準。

在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時,不能“一刀切”,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結合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等因素,把握好“上限”和“下限”。

其中,“上限”以原則上不能高于當地二、三產業年度人均GDP增長幅度來確定;“下限”則可以考慮按照各地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低收入戶贍養人口系數,并考慮當地CPI上漲幅度計算確定,也就是至少要確保低工薪勞動者及其贍養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久久 | 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 | 天堂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精品 | 亚洲精品91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