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2-27 09:14:08
⊙記者梁敏○編輯陳其玨
中國社科院26日發布《社會藍皮書:2014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指出,中國正面臨人口轉型拐點,今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人,人口老齡化步伐加快;而勞動力人口則在波動中趨于下降,未來或出現負增長趨勢。在此背景下,延遲退休政策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對此,社科院專家建議,延遲退休政策要把握好職業群體的差別和漸進推行的步驟。
藍皮書指出,中國迎來了人口轉型的拐點,人口紅利將進入逐漸收縮時期。未來若干年里,中國勞動力人口將在波動中趨于下降,出現負增長趨勢,人口老齡化開始加速,今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人。
藍皮書稱,老年人口總量的上升,也帶來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數量的迅速攀升。現在“失能老人”的總數已經超過3700萬人,估計到2015年將接近4000萬人。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比原來預期的快很多,現在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只有16%左右,今年下降到16.5%的水平。尤其是60歲以上的人口作為老齡人口來算已經超過10%的比重,勞動力的老化可以看出35-64歲之間的勞動力人口已經擴大到42%的比重,將來我們國家的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引起整個國家的就業政策的變化和退休政策的變化。”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翼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個社會高度關注退休與養老問題,是否延遲退休也因此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社會熱點之一。
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指出,目前針對是否延遲退休問題,主要觀點呈現兩極分化之勢。理論界支持延遲退休年齡的聲音是蓋過了反對的聲音,其主要觀點有二:一是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二是國際上都在推遲退休年齡。而反對者的觀點則是,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勞動力的總量供給還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沒必要延遲退休。
張翼也指出,對于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甚至對于整個白領職業群體而言,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容易被接受;但對于藍領工人,尤其是對于那些從事建筑、紡織、煤炭、清潔、生產組裝等重體力勞動的職工來說,延遲退休年齡是難以接受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盡管社會各界仍對是否推行這一政策存有爭議,但從目前高層表態來看,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勢在必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明確指出,“從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和蘊含矛盾看,確有必要將研究延遲退休年齡問題提上日程。”
針對政策建議,社科院社會學所在藍皮書中提出,國家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配置,要把握好職業群體的差別和漸進推行的步驟。
而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則在昨日發布的報告中給出操作時間表,未來兩年,政府應在保險精算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和勞動力市場發展,研究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法與步驟,2016年至2018年,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漸進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