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01-17 11:51:26
不投資是最好的投資,最好買些固定收益產品,如憑證式債券,或至少保本的金融產品。
在經歷了全球創紀錄的經濟大衰退后,從2014年開始,美聯儲將逐步終結過去5年最為影響市場的因素——貨幣量化寬松。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全面真正復蘇,目前幾乎所有的“好”數據,都只是極低利率和“支持性”財政措施刺激的結果。
與此同時,英國經濟的復蘇,也是基于貨幣和財政政策。而歐洲各國也將在新的一年里,努力試圖恢復經濟增長。但是南歐五國(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兩位數的失業率,將拖累整個歐洲的經濟復蘇。
相對于歐美各主要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由于各種因素,增長勢頭將明顯減弱。隨著美聯儲降低每月購買債券,貨幣政策將逐漸正常化(即扭轉貨幣刺激造成額外的流動性),使高估的資產泡沫將被調整到合理的價位。
有鑒于全球經濟尚未全面真正復蘇,對中國百姓來說,在2014年,依然像我在2013年年初所建議的:“不投資是最好的投資,最好買些固定收益產品,如憑證式債券,或至少保本的金融產品”,以避免資產嚴重縮水。
回顧2013年,事實證明我那時的建議基本不錯。
在股市上,盡管中國政府已采取行動來振興疲軟的金融市場,但股市的表現仍然不景氣。2013年投資中國股市的散戶損失頗大,上證指數全年下跌6.75%,在全球主要市場表現最差!而在2014年,除非有特別重大的利好,整體而言,中國股市還將蟄伏。
由于中國大部分的股票不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中國的資本賬戶在很大程度上是封閉的,這意味著想投資中國的外國投資者,直接間接地集中在房產上了。加上中國的貨幣超發等各種因素,導致2013年一線城市房價繼續上漲,二線城市房價穩中有漲,三、四線城市房價艱難上漲。購房幾乎成為普通百姓感覺上唯一能抵抗通脹的投資工具,老百姓一有閑錢就投入房市,形成“狗追尾”現象,使得房價越來越高。
但值得留意的是,隨著房價越來越高,實體經濟的生產成本也隨著工資和地產的上升而上升,中國幾代人的財富正變成一套又一套房子。國內外部分專家紛紛預測,中國房地產泡沫就要破滅了。前一階段,李嘉誠先生出售上海、廣州和南京的地產,引起了金融界的極大關注。
2013年的另一投資熱點是黃金。而截至2013年年底,全年金價跌幅將近30%,創下32年來的最大跌幅!而隨著世界經濟的漸漸復蘇,避險需求下降,黃金注定已經進入漫漫熊市,價格在今年將會繼續下跌。
人們不禁會問,怎樣才能保護財富不被通脹稀釋呢?
這些年市場上泡沫一個接著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百姓被所謂高通脹嚇壞了,以為無論購買什么樣的商品,總比錢留在手上要保值。事實卻是,往往泡沫一破滅,結果適得其反!
在此,建議國內金融機構向美國學習,不妨推出一些防通脹(inflation protected)的金融產品,也就是確保每年的回報超過CPI,相信能緩解民眾的財富被通脹稀釋的速度。
順便提一下,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已飆升到高位,欠債約為18萬億,雖然目前依然可控,但如果不加緊防范和控制,很有可能將危及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就是說,錢荒將可能持續一段日子,更凸顯了“現金為王”!
總之,鑒于諸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對廣大普通百姓來說只有保住本金,你才有可能在經濟好轉時大有作為。
(作者系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顧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