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2-11 20:35:18
面對本周到期的巨量逆回購,以及持續高位徘徊的資金利率,周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再度交出“白卷”。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管理層節后立即收緊資金的意圖已昭然若揭,若本周不進行任何續接操作,那么短期資金利率料會有進一步的抬升。
回購利率高位徘徊
由于節前連續逆回購操作陸續到期,本周將形成自然資金回籠4500億元。
“我們認為,節前央行在向市場大規模投放資金進行托底的同時,并沒有忘記其偏緊的貨幣政策執行目標,從7天、14天和21天逆回購中標利率4.10%、4.30%和4.70%的水平來看,價格上仍然貫徹了從緊的操作思維。”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陳龍判斷。
中債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收盤,銀行間回購利率幾乎整體上攀。其中,隔夜、7天、14天品種依次落于4.304%、5.292%、5.403%的較高位置。
“顯然,當前央行對流動性‘中性偏緊’的操作立場并沒有任何松動。”青島農商銀行資金運營部資金交易經理秦新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結合央行此前發布的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考量,在金融創新不斷加快、貨幣市場利率變得更加敏感的背景下,央行會容忍合理的利率波動,利率中樞的變動也會較以往更為頻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始終保持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緊平衡,是為了讓商業銀行對貨幣政策更為敏感,也是讓貨幣政策能夠更有效發揮作用的必要前提。
本周,公開市場將有4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加上國庫現金定存到期的300億元和2月15日(順延至2月17日)的存款準備金補繳,如果央行保持公開市場不作為,那么資金面從緊的情況基本上是確定的。
資金成本短期難下
進一步展望上半年,雖然目前央行平滑資金面季節性波動的技巧有所提高,但在保持貨幣“總量穩定”政策的大基調下,如果管理層為平抑上半年現實存在的大量季節性因素而被迫投放一定的短期流動性,則“放短”同時意味著必須“鎖長”更多,否則總量必然不穩。
“無疑,貨幣供需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多位受訪的一線交易員均向記者表示,若從資金需求端考量,當前較高的杠桿率使得市場融資需求依然強烈,而借新換舊的壓力也將進一步推高資金利率。
不僅如此,在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的影響下,現階段資金成本同樣難以下行。
《2013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提到,要“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和“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并提到目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存款保險制度本身與資金成本并無直接聯系,但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將提升市場對資金成本上行的預期,從而使得資金利率中樞的高位常態化,并且資金成本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也難以下降。
利率波動料將趨緩
當然,面對資金面的震蕩,市場也無需過于悲觀。
《2013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央行將“綜合(行情 專區)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保持適度流動性”。
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1月期間,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SLO、SLF等流動性調節工具有效地應對了多種因素引起的短期資金波動。而《報告》中也多次提到了此類操作在穩定資金利率上的積極作用,且管理層在節前頻發逆回購和運用SLF等工具抑制資金利率沖高,同樣釋放出了較為明顯的維穩信號。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類似的操作將會在2014年資金緊張時點得到延續。因此,雖然今年的資金利率中樞料將保持高位,但其波動幅度或有所緩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