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7 00:59: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在監管政策放松的驅動下,基金子公司成為行業另一增長極。今年以來,基金子公司業務依舊沿襲了去年四季度末的增長勢頭。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去年四季度末,基金子公司規模接近6000億元。
近期,監管層收緊了券商通道業務,但暫未涉及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不過,考慮到監管政策紅利或將消失,一些基金子公司已經未雨綢繆,開始加強風控,并探索業務轉型。
子公司業務突飛猛進
“銀行系的招商、平安大華規模過千億,非銀行系的萬家及華宸未來基金規模也將達到300億~500億元?!币晃粯I內人士分析當前基金子公司行業格局時表示,憑借銀行資產出表的優勢,通道業務迅速膨脹,銀行系基金子公司風聲水起,目前規模增長最快的為招商基金、民生加銀等。
招商財富總經理趙生章透露,2013年2月28日,招商財富正式開業,至今運作不到一年,但目前存量規模已經達到1400億元,若將短期產品納入計算,整體規模會更大。其中主動管理的產品規模在100億元以上,主要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和私募投行性質業務,而被動管理類的通道業務已有幾十種模式。
民生加銀資管作為第12家獲批的基金資管公司,在成立僅半年時間,就以約900億元的管理規模名列同業前茅。2013年底,民生加銀資管增設股票投資子公司——民加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今年以來,民生加銀資管業務共計發行28只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除了銀行系基金子公司,一些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參股的基金子公司也做得有聲有色。如2013年初成立的萬家共贏資產,參股股東歌斐資產為諾亞財富旗下以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房地產私募基金、家族財富管理以及創新業務為核心業務的子公司?!昂芏喔桁迟Y產的業務都可以拿給萬家共贏去做。”一位第三方財富人士表示。
華宸未來基金股東方之一為華宸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也有來自股東方的資源優勢。今年以來,華宸未來基金通過第三方財富銷售渠道發售了華宸未來-合能成都大源項目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華宸未來-佳源桐鄉羅馬都設計3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華宸未來-穩盛一號昆明漢都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華宸未來-穩盛一號昆明漢都專項資產管理計劃4款產品,均為涉及房地產信托貸款或房地產股權加債券投資的資管計劃。
探索新業務謀求轉型
基金子公司成立伊始,缺乏人才項目儲備,多將通道業務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據了解,目前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有以下幾種模式:對接銀行表內資產出表的純通道業務,包括銀行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出表、租賃資產出表、金融同業、理財產品出表等;作為陽光私募發行產品的通道;發行產品對接其他資產管理計劃。
雖然通道業務做得有聲有色,但銀行系基金子公司已經紛紛將風控和轉型作為今年的業務重點。
一位民生加銀資管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未來一年將以現金管理及資產證券化業務作為轉型方向。去年8月29日,民生電商在深圳前海注冊,認繳資本金30億元。資料顯示,民生電商發起人為民生銀行的7家主要非國有股東單位和民生加銀資管。
“通道業務盡管利潤低,但是只要規模上去了,還是能賺錢的。轉型主要是出于對未來監管政策的考慮,以及對未來監管套利空間收窄的擔憂?!币晃换鸸究偨浝矸治鲋赋?。
另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目前通道業務并未收縮,市場需求旺盛。但未來大家會將通道業務往主動管理方向轉,但轉型的難點在于股東方的利潤要求,以及目前的人才資源和經驗儲備能否跟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