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2-18 09:03:01
昨日,越秀集團宣布,集團已于2月14日完成收購創興銀行。據了解,該項收購涉資116.44億港元,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在港的最大收購案。
各地的國資改革動向一直牽動著各界神經。做大做強優質企業,打造“全國化”、“國際化”、“全球化”、“跨國型”等標桿企業或將是今年各地國資工作主旋律之一。
昨日,越秀集團宣布,集團已于2月14日完成收購創興銀行。創興銀行新組成的董事會,選舉張招興先生為主席,梁高美懿為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據了解,該項收購涉資116.44億港元,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在港的最大收購案,同時也是越秀集團繼去年下半年以來陸續收購香港華業期貨、天源證券80.47%股權后又一次大手筆并購證券金融類資產。
越秀集團董事長、創興銀行主席張招興表示,收購創興銀行是越秀集團建立以銀行、證券為核心的國際化金融控股集團的關鍵步驟,對集團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收購創興銀行后,集團不僅強化了房地產、交通基建、金融的三大核心產業,而且使金融地產結構更加合理,金融牌照更加健全,初步形成橫跨粵港兩地的區域性綜合金融經營平臺,這將為日后金融業務戰略性地布局泛珠三角地區,全方位、多渠道地實現粵港聯動和金融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越秀集團作為廣州最大國企,截至2013年年底,資產規模達2000億元人民幣,其改革動向意義深遠,不僅代表著廣州國資改革的態度,也是廣州國資改革的一個典型樣本。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1月29日,廣州市國資委召開的廣州市國企外部董事座談會上,重點討論了“大國資”相關事宜,并計劃用3年時間,將市屬企業由目前130多家調整至40家左右,使市屬國有資產的80%集中到前20家大企業集團。而“廣州航母級國企數量很少”等字眼也早已見諸廣州國資委2013年相關文件。
“廣州希望將越秀集團打造成廣州國資改革的樣本,走向國際。”廣州一位國資體系人士向記者透露。據了解,越秀集團此前業務相當龐雜,涉及地產、交通基建、金融、酒店、造紙、國際工程和勞務、水泥、超市、電池等業務,從2008年開始越秀集團明確戰略定位,確立了以目前的房地產、交通基建、金融為主的“3+X”產業體系,并分別于2010年、2012年將水泥、電池等業務剝離了出去。
越秀集團副總經理唐壽春昨日告訴上證報記者,目前集團產業結構已經調整到位,除三大業務外,造紙作為廣州一大傳統行業,暫時將不做調整,未來集團將主要在市場化方面進行改革。目前越秀集團下轄越秀地產、越秀交通基建、越秀房托基金、創興銀行等四家香港上市公司,并設有廣州證券、廣州期貨、金鷹基金等證券金融產業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著力打造本地標桿企業,并助其走向國際化,并非廣州國資委特例,上證報記者獲悉,目前上海、深圳、珠海、山東等地都將集中優質資源、做大做強優勢企業。
業內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國資改革最重要的是提高國企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培育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的企業集團等,而不是對國企資源進行簡單的整合,追求表面的“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