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1 00:58:0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昨日 (4月10日),2014年韋萊自保研討會在滬召開。上海保監局局長裴光在研討會上表示,自保作為國際上比較成熟的風險管理手段,幫助大型企業更主動、更便利的管理風險,自保在中國的發展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并服務境內機構。上海是國內保險市場的排頭兵,自貿區為自保公司的發展也提供了政策支持,上海自貿區很有可能成為自保公司的聚集地和戰略基地。
據記者了解,2013年12月,“關于自保公司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自保的概念也為公眾逐漸認知。自保公司是由非保險企業全資擁有并擁有保險牌照的子公司,為母公司和關聯公司所有可保風險提供風險保障。自保公司可通過承包股東的風險獲得承保利潤,降低外部保險成本以改善現金流,并為集團公司所用,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相比國外成熟市場,國內的自保剛剛起步。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球自保公司公司數量多達6324家,并保持每年200家的增長,全球自保年保費規模超過50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超過百分之70企業設立了自保公司。國內自保公司的發展相對滯后,1984年,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成立,同年中石化安?;皤@批;2002年5月,中海油自保公司正式營業;到2013年11月,中石油自保公司開業;當年12月,中石化自保公司開業。
據了解,稅收優惠政策是吸引自保公司注冊地的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且具備良好的營商環境,上海自貿區尚沒有直接的稅收優惠政策。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教授郝演蘇教授表示,目前已有“關于自保公司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但尚未出臺自保公司管理業務的政策細則,目前國內自保公司參照綜合性財產保險公司籌建和開業,流程復雜。政策支持國內自保業務的發展,可改善國內財險市場車險比重過高,大型商業風險有效覆蓋不足的局面,提高非壽險業務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