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4-15 01:03:44
下滑的經濟數據,使刺激經濟的呼吁,再次回蕩。什么是刺激?什么是真正的強心針?
每經編輯 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下滑的經濟數據,使刺激經濟的呼吁,再次回蕩。什么是刺激?什么是真正的強心針?大規模的投資規劃業已展開,但經濟數據仍然下滑。大規模的投資計劃無資金輔助,猶如無米之炊。
4月8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盛光祖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今年鐵路新開工項目由44項增加到48項;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由7000億元增加到7200億元;新線投產里程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高鐵、地鐵、輕軌,是未來20年的投資重點。
各城市爭先推出雄心勃勃的投資清單,廣東、海南、天津、江西、貴州近日公布今年的重點項目投資額,分別達36658億元、17950億元、8231億元、6000億元、2499億元,總額超過7萬億元。
經濟數據下行,顯示投資缺乏彈藥。周期性行業產能繼續過剩,據中鋼協最新公布數據,今年1到2月,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主業虧損47億元,相比而言,慘淡的2013年鋼企主業盈利51億元。某些資源、低端制造業主導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成交量大降,房價被腰斬。在草根市場經濟發達的某些經濟區域,出現擔保圈大規模斷裂、高利貸崩盤、銀行壞賬上升的趨勢。3月令人驚訝的進出口數據顯示WTO紅利的快速消退。
投資必須輔之以低利率環境,否則大規模的投資就是畫餅充饑。目前企業融資的實際利率在10%甚至更高,以低風險理財產品計,銀行實際吸納資金利率大約在5%到6%之間。
最近央行放松正回購,加之互聯網理財產品遭受嚴厲打壓,反映國內無風險利率水平的銀行間拆借利率下行。4月14日,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隔夜品種加權平均利率為2.6594%,跌11.23個基點;7天期品種加權平均利率為3.6340%,跌16.49個基點;14天期品種加權平均利率為3.6993%,跌5.07個基點;1月期品種加權平均利率為3.2976%,漲5.76個基點。六成互聯網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5.5%,一些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跌至5%以下。
上述保護銀行的措施,可以降低銀行的融資成本與競爭壓力,卻無法壓低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更無法拆解以往累積下的過度投資、擔保鏈、質押品下行的巨大困境。
由于中小企業風險上升,一些銀行、投資者又開始追著大項目與大企業,城投債狀況好于中小企業私募債,大型央企狀況好于民營中小企業,藍籌股受刺激。
政策面臨兩難之選,如果放松房地產限購,釋放基礎貨幣,將會回到以大規模貨幣刺激經濟增長的老路;如果不放松房地產限購,不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會出現某些三、四線城市破產、大量傳統制造行業民企倒閉現象。
一切困境源于改革尚未到位,源于關鍵領域改革的滯后,唯一的辦法是在穩定經濟空間的同時,堅持核心領域的改革。
提高國企效率是根本。改革后的國企績效上升,則中國經濟有了承重墻,如果任由低效國企繼續占據金融資源,國企就是壓垮中國經濟最重的那塊巨石。
隨著城投債、市政債的全面推開,地方國企的地位將進一步上升。經濟模式會有內在邏輯,倒逼改革繼續前行。
目前的一些改革并未到位,我們必須反思,溫州金改為何成效不大,阿里的小貸模式有助于建立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卻成為信息孤島沒有推廣,臺州路橋農信社行之有效的小貸模式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中國式的社區銀行未能發育。
改革沒有退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