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3 00:46:58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每經實習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陸金所的愿景是做中國最大的非標市場,目前機構跟企業提供資產比較多,未來投資者可能還包括個人。”這是陸金所(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平安保險集團旗下成員)董事長計葵生給公司定的目標。
陸金所設有Lufax和Lfex(非標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兩個平臺,分別對接個人客戶、機構及企業客戶。前者仍屬于P2P模式,后者則承載了陸金所打造“中國最大非標市場”的野心。不過目前資產端仍以平安集團為主,陸金所要實現上述愿望路途尚遠。
Lfex主打非標資產交易
陸金所從去年下半年起推出Lfex。截至今年3月,Lfex合作金融機構400余家,單筆最小交易金額超過2000萬元,交易規模已突破400億元。
為何會做非標資產交易平臺,計葵生表示,金融企業資產出表需求是主要原因,“銀行有很多好的資產需要出表,如果打包好出來,是非常好的投資項目”。
而平安依靠20多個金融牌照,可以打通基金、壽險、信托等市場,讓更多的第三方理財工具在交易平臺上完成交易。
計葵生在3月20日的陸金所媒體開放日上透露,未來在業務模式上,陸金所將大力發展F2F(金融機構對金融機構)和B2B金融資產交易服務。其中F2F業務將包括金融機構間的委托債權、票據和應收賬款等交易轉讓服務;B2B業務則服務于包括信托、基金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提供二級市場交易服務。
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大華基金專項管理計劃為例,該計劃由匯富公司購買,然后把資產收益權轉讓給平安信托成立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購買該計劃,匯富公司到期以約定價回購,并到期支付利息。
計葵生表示,陸金所基本上做的是把非標資產轉換為標準化資產,但由于法律限制,如果要包裝一定會經過信托、基金和券商,按照它們的規則和監管要求來做。
資產端仍以平安集團為主
不過在陸金所的非標資產交易方面,目前資產端仍然以平安集團自己的資產為主,2013年這類資產的占比達70%左右,投資端以保險公司為多,其次是銀行、證券、基金公司等。
據計葵生介紹,最近半年,陸金所和很多銀行開始合作,把銀行比較分散的資產,如信用卡,按照不同的期限分流,優先劣后,包裝好,讓銀行出表,劣質的部分賣給信托公司。而在整個非標市場的投資端,保險公司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在計葵生看來,陸金所非標資產交易平臺和傳統線下平臺的差異是流動性。陸金所一年之前開了二級市場,投資者可以把已經購買了的資產在平臺再賣出去,目前這個交易率大概是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