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 00:49: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珺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楊珺 發自成都
數碼視訊(300079,SZ)日前發布公告稱,與新疆廣電就OTT(越過運營商業務)聯合運營、智能終端及智能家庭網關/智能路由器、金融支付等業務的研究推廣等事宜達成一致意向并簽訂了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近半年來數碼視訊廣電互聯網化戰略的又一進展。此前,數碼視訊已與湖南有線、廣西廣電等廣電系統主體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企圖打造“廣電聯合運營商”品牌。同時,數碼視訊與優酷土豆的合作也為廣電系統植入互聯網基因提供了更多窗口。
隨著互聯網企業在OTTTV的快速擴張,原本封閉的廣電系統逐漸開始擁抱互聯網。業內人士認為,數碼視訊對于雙方的整合將利好廣電OTT的發展。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在廣電系統雖有大量用戶作為基礎,但網絡獨立運營成為規模化壁壘,同時以互聯網企業為主導的智能電視正在蠶食其用戶基礎。廣電系統在多重壓力下做出了反擊姿態,但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最大優勢在于金融支付/
根據數碼視訊與新疆廣電的協議,雙方合作內容包括智能終端、智能路由器/家庭網關、家庭第二終端、大數據應用、金融支付、電子商務、體感技術及游戲等。
“大數據、體感技術和游戲等是做平臺很常見的應用,并無太大吸引力。”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認為,在上述合作中,數碼視訊的最大優勢在于金融支付,因其擁有電視支付牌照,該牌照在全國僅有兩張。
“與有線電視運營商不同,它實際上是一個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也可以形成一個融合多方業務的平臺。”吳純勇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數碼視訊已與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湖南省有線電視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有線電視運營商簽訂了合作協議,參與升級廣電網絡的OTT業務運營。業內人士認為,數碼視訊逐步累積省級案例,以此為基礎形成廣泛的聚合優勢與示范效應,下一步或在更大范圍內進行相關的業務拓展。
吳純勇表示,數碼視訊企圖以目前廣電用戶為基礎,搭建一個集廣電內容、互聯網視頻內容、金融支付、電子商務等融為一體的終端,具體可能通過盒子、網關、路由器等實現。“若該平臺能夠實施規模化運作,在智能電視領域就能夠實現廣電內容的直播,這會是一個突破。”
吳純勇認為,該平臺運作的關鍵是能否實現規模化運作,“廣電系統與互聯網或電信系統不一樣,廣電系統一直是各省獨立運營,因而在整合上也有一定難度。”
對于數碼視訊廣電互聯網化戰略,記者多次撥打公司董秘辦公室電話,但截至發稿時均未接通。
廣電欲重奪客廳主導權/
在公開材料中,數碼視訊反復提到了“廣電互聯網化”。不過,在互聯網專家劉興亮看來,廣電系統對互聯網化的態度恐難轉變。“廣電系統不愿意跟互聯網企業的盒子或者智能電視達成合作,它自身就是一個壟斷系統。”
劉興亮表示,目前廣電系統掌握著內容生產、制作、播出、廣告收益及用戶基礎,如果互聯網化,意味著將僅僅成為內容提供商,“到時用戶和渠道都由互聯網企業決定了,廣電系統的壟斷地位失去了,也就沒有了話語權和穩定的盈利能力。”
吳純勇也認為,如果廣電系統真正愿意實現互聯網化,應當會主動尋求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無需通過數碼視訊等第三方搭臺,“廣電想做互聯網,但做得并不徹底。”
不過,引入互聯網基因卻是廣電系統的必然選擇。業內人士表示,在OTT大潮來襲的背景下,廣電運營商沒有退路,必須擁抱開放的網絡環境。
吳純勇認為,廣電系統引入互聯網基因的優勢在于其龐大的用戶基礎。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線網絡總用戶已超過2.2億。“在此基礎上形成有線電視加OTT方式能夠起到穩固用戶的作用,有效應對純OTT電視的沖擊。”吳純勇表示。
不過他表示,由于體制的原因,廣電互聯網化的道路或困難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難在于規模化的形成。據了解,雖然有線網絡用戶數已超過2.2億,但即便一省一網,最大的用戶網也不過2000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