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9 00:34:5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重慶國資改革大幕已然開啟。
5月16日,重慶水務(601158,收盤價5.35元)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重慶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務資產公司)與蘇伊士環境集團等簽署協議,擬共同組建中外合資企業經營大環境產業,并以其持有的重慶水務部分股權對合資公司進行增資。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重慶政府發布了 《關于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將三分之二左右的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目標;同時,在國資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重慶“八大投”也明確了改革轉型方向。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八大投”的億元,水務資產公司此次擬設合資公司的動作也將導致國資在重慶水務的持股比例下調,這同《意見》提出的路徑目標相契合??梢灶A見的是,接下來傳統“八大投”也將迎來集體“變身”。
積極引入外資
5月16日,重慶水務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水務資產公司于5月15日與蘇伊士環境集團、新創建基建管理有限公司、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和青島新天地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合資設立德潤環境集團之框架協議》,擬共同組建一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擬組建的合資公司將經營大環境產業,包括城市礦產、土壤修復、危廢醫廢處置等。
“重慶水務目前的主營業務包括自來水銷售和污水處理兩個方面,成立合資公司也意味著公司將間接涉足大環境領域。”華融證券袁姓分析師表示。事實上,重慶水務對于大環境產業的興趣市場早已有所洞悉。
2011年11月,重慶市政府決定由重慶水務資產對重慶水利投資集團(以下簡稱重慶水投)、重慶水務等企業依法行使國有股東職責,重慶水務與重慶水投資產開始正式整合,兩個公司的各自定位也頗引市場關注。
資料顯示,去年10月底履新重慶水務董事長的李祖偉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將進一步做強主業,旗下優質環保資產存在上市的可能;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重慶水務自2011年以來的財報發現,其主營中的污水處理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也在不斷攀升,2011年為53.72%,2012年55.59%,2013年則為58.47%。
“污水處理板塊營收占比以及毛利率這幾年都有提升,雖然目前看來籌建合資公司僅僅是控股股東的行為,但也拓展了公司未來的業務空間,也令其逐步向大環境產業延伸提供了想象。”上述袁姓分析師說。
重慶水務還表示,此次《框架協議》只是對各方參與該項目之初步意向的記錄,并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具體交易結構和條款、條件尚待各方進一步商議并簽署有關交易文件,并需通過國家有關監管機構審核批準。
或領銜重慶國資改革
引人關注的是,當前重慶國資高調拉開改革序幕,重慶水務或充當先行軍角色。
根據公告,未來合資公司成立后,水務資產公司擬以其所持有的重慶水務部分股份對合資公司進行增資,但不會改變控股權。不過其持股比例想必將有所降低,加上重慶水務的第二大股東蘇渝實業同樣具備外資背景,這意味著未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通常控股方設立新公司常見的出資方式是通過實物資產和土地等,很少會采取股權出資,這在國資系統中很少見。”一位重慶資本界觀察人士表示,重慶水務控股股東設立合資公司的出資手法比較新穎。在他看來,這一手法與重慶國資改革目標、路徑相契合,可能是重慶水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日重慶市發布了有關國資改革的《意見》,在多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目標,甚至提出了具體的數據指標:將三分之二左右國企發展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而在重慶國資改革大背景下,包括重慶水務集團在內的“八大投”轉型則一直備受關注。重慶國資委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八大投”的改革方向為:或徹底退出,或新設投資公司,或組建產業基金,最終達到國資健康快速發展的目的。
“在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向民資出售國資股權等方式會面臨的定價的問題。”上述資本界觀察人士表示,國資盤子較大,如果定價高,民資接手空間較小;如果定價低,也會陷入國資流失的質疑。
在該人士看來,水務資產公司以股權出資設立合資公司進而實現重慶水務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上述難題,這可能成為今后“八大投”轉型的一個新路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