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6-30 08:38:32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日前發布《全球TOP20集裝箱港口預測報告》稱,受國外經濟復蘇對中國出口的拉動作用、內需增長乏力等影響,預計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將保持7%的增速。
而受益于浙江省外貿的好轉,地處長三角的寧波-舟山港將成為全球排名前20位的集裝箱港口中,唯一可以實現兩位數高增長的港口,預計今年將實現11%的增速。
前20位中國港口占9席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在某種程度上和一國的貿易繁榮程度相關。
去年,全球集裝箱港口排名前20位中,我國港口占據9席。其中,上海港以3354.1萬標準箱的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3年,全球工業生產和貿易疲軟,價格水平回落,經濟增速也繼續小幅回落。在缺乏外部動力的情況下,美國地區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處于復蘇態勢,而歐盟地區則仍然低迷。
“中國港口集裝箱運量整體領先,但競爭趨于激烈。”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博士謝剛表示,中國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占全球總箱量的比重從2012年的28.7%上升到去年的30.4%。
據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預測,今年,亞洲港口還將穩定增長,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集裝箱港口中,中國港口仍將占半數。
謝剛表示,受經濟貿易發展穩中趨緩的影響,預計今年前20位集裝箱港口中,寧波-舟山港將是唯一實現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呈兩位數增長的港口,增速約為11%左右,而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港口預計將只呈現個位數增長。
長三角增勢強勁
依托長江水路和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地區成為該地區,也是中國經濟和貿易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這為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帶來了穩定的運輸貨源,兩港口集裝箱增勢穩定。
今年國務院將長江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將直接為港口集裝箱增長帶來利好。而且武漢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天天班的穩定運營,確保了中轉外貿箱量高位運行,較去年大幅增長170.13%。
“這將給上海港未來幾年的集裝箱中轉帶來更加穩定的新需求。”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汪壽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長三角腹地的振興發展和產業沿江西移,將擴展和延伸兩大港口服務的經濟腹地,為港口的集裝箱運輸需求發展提供穩定的增長后勁。
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預計,今年上海港全年將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5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區間為4.3%~5.2%,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口的地位。
珠三角地區則受到廣東“騰籠換鳥”所帶來的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外遷的影響,香港和深圳港增速極大放緩,而以內貿集裝箱運輸為主的廣州港優勢則凸顯出來。
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預計,今年香港港口為低速增長,全年集裝箱吞吐量為2280萬~2295萬標準箱,增速為2%~2.7%;深圳港將完成2330萬~235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0.8%~1.8%;廣州港將完成1630萬~1650萬標準箱的吞吐量,增速要高于香港和深圳港,達7.3%~8.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