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4 00:30: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昨日 (7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安銀行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正式掛牌轉讓6.3億股股份,掛牌價格22.113億元,轉讓方為該銀行的第一大股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國信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多家城商行股權在各個產權交易所進行掛牌轉讓,但轉讓的情況并不樂觀。對此,多位專業人士分析指出,這很正常,主要是源于城商行的價格比較低,未來的競爭力會逐漸減弱;同時,由于受到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等各方面的沖擊,不少人士對整個銀行業的未來不是很看好。
股權正式掛牌轉讓
早在6月初,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上就出現 “某城市商業銀行6.3億股股權”轉讓項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城市商業銀行為西安銀行,轉讓方中國信達欲出售其持有的該銀行全部股份,并進行意向掛牌。
對此,中國信達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確實有意出售相關股份,惟現時尚未就擬出售與任何的潛在購買者簽署任何確定性的協議,具體出售時間、價格、條件等將遵循市場化交易的原則進行確定及披露。”
昨日 (7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項目頻道 “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3億股股份”,掛牌日期6月28日~7月25日,掛牌價格約22億元,轉讓方中國信達本次轉讓產權比例21%,此次為正式掛牌。
對此,中國信達一位王姓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出售原因不太方便透露。”
根據產權交易所公開的信息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城商行股權掛牌公開轉讓,包括綿陽市商業銀行、廣州農商行、成都銀行、天津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浙商銀行、內蒙古銀行等超過10家城商行的股權持有方,在多家交易所和交易平臺掛牌轉讓股權。
城商行股權轉讓不理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城商行的股份轉讓,市場反應并不理想,轉讓價格也有所下跌。比如6月19日,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以2億元的價格再度掛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000萬股股份,較今年年初降價1000萬元。天津銀行4000萬股股權在經歷了8個月的等待后,仍無人接手等。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因為城商行發展的高峰期已過,未來的競爭力將逐步減弱,對于股東來說,高點出貨是正常的市場行為。而接手方來說,除非有某些民營資金想借殼城商行獲得銀行牌照,而民營接盤肯定是想獲得控股權,否則接盤方也是體制內的地方資金,因此,轉讓肯定不理想。”東莞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陳龍指出。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也指出,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目前上市銀行的每股凈資產不是太好,而這部分城商行的價格還不如這些上市銀行,價格比較低,且不良貸款率也相對較高。此外,部分人士對未來整個銀行業也不是太看好,除了由于受到互聯網金融和利率市場化的沖擊之外,還有房地產、鋼貿等企業今年情況也不是很樂觀,而銀行則可能卷入其中。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國城商行不良貸款余額619.21億元,不良貸款率0.94%,較去年四季度末城商行不良貸款率0.88%有所抬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