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8 00:11:4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賀文婷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賀文婷 發自廣州
去年8月,百麗國際(01880,HK;以下簡稱百麗)宣布以7.33億港元收購日本快時尚品牌零售商巴羅克公司31.96%股權,業界普遍看好百麗將借巴羅克進軍女裝市場。不過,百麗的想法或不止于此。
昨日(7月7日),百麗投資者關系主管肖伊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巴羅克在日本擁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市場渠道,百麗試圖借其優勢試水日本鞋業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百麗有意邁出國際化的步伐,但目前仍處于謹慎擴張,由于日本市場對進口皮鞋銷量有限制,未來市場潛力仍值得觀望。
百麗日本店鋪由巴羅克經營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百麗將以旗下女鞋主打品牌“思加圖”進軍日本市場,計劃今后幾年以東京都內的交通站點商廈為中心,開設50家門店并力爭銷售額做到100億~200億日元 (約合人民幣6.13億~12.26億元)。百麗計劃先在日本銷售價格為1.5萬~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19~1225元)的女鞋,打開市場后再逐步打開男鞋及運動鞋市場。
據了解,百麗將于8月底在位于東京繁華地段的新宿車站LumineEst商廈開設第一家店鋪,并于今年內在銀座及名古屋等地開設4~5家店鋪,明年還將在札幌、大阪、福岡等日本主要城市開店。此外,百麗也將在位于交通站點商廈和時尚購物中心的百貨商店內開設專柜。
對于拓展日本市場,肖伊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百麗原本在國際市場也有試水,去年正好收購了巴羅克,后者在日本市場有一定的占有率和市場渠道,所以公司就想借此試營一些鞋業品牌,未來百麗在日本的鞋業店鋪由巴羅克經營。
資料顯示,2013年8月,百麗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普冠有限公司以7.33億港元收購了日本服裝零售商巴羅克日本有限公司總股本的31.96%。巴羅克主要在亞洲從事服裝及配飾的零售業務,截至2013年4月30日,巴羅克擁有348家門店,其中在本土的門店數達319家,海外門店僅29家,分布于內地和香港地區。
日本鞋業市場潛力待觀望
5月26日,百麗公布的截至2014年2月28日的14個月年度業績公告顯示,百麗實現總收入430.67億元,同比增長10.05%,實現凈利潤51.59億元,同比僅增長0.97%。其中鞋類業務增長明顯放緩,收入僅增長5%,鞋業同店銷售同比僅增0.6%。
鞋服行業分析師馬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無論是進軍服裝市場,還是邁出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都是百麗應對多年高增長后銷售和利潤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對策。
不過,肖伊萍表示,國內零售市場的發展有一個周期,對于國際市場百麗只是采取嘗試的態度,暫時不會規劃開很多店,因為日本對真皮類產品的銷售有限制,所以營業額目標也不會很高,對百麗目前的業務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在馬崗看來,百麗還是有意拓展國際市場的,但市場潛力仍值得觀望。“50個店鋪要做到6億~10億元的銷售額,意味著每個店的營業額要做到一兩千萬元,以中國品牌拓展國際市場的情況來說,要做到這個規模很難。”
據了解,日本鞋業進口市場巨大,對中國鞋業品牌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日本皮革及皮革制品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0月底,鞋類產品的進口額達550.2億日元,同比增長28.9%;鞋類產品的人均消費為1720日元,同比增加6.5%。但日本市場也有限制性因素。資料顯示,日本進口皮鞋關稅配額自1952年生效以來,每年只允1200萬雙皮鞋按照常規稅率進口,超出此數量將征收30%的配額關稅,或者更高。
更關鍵的問題是,中國鞋業品牌如何打開國際市場。馬崗表示,雖然中國長期占據日本鞋業第一大進口國的地位,但主要是憑借價格優勢,中低端鞋很受歡迎,百麗則面臨著如何讓日本人接受中國中高端鞋業品牌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