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7-21 21:55:32
21日,中國太平通過介紹“梧桐人家”養老社區,向媒體表露了其將加速推進這一商業模式的意愿。政策紅利驅動之下,保險公司紛紛涉足養老社區。近日,保監會發布的首份《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共有5家保險機構投資11個養老社區項目,占地面積3298畝,計劃投資額達到163億元。在保險業投資養老社區方面進展比較快的是合眾人壽和泰康人壽,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也有涉足。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太平養老副總經理湯明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各家養老社區的理念基本相似,區別在于未來提供的軟件管理,以公司的戰略規劃來看,養老社區的盈利周期可能長達15年,中國太平致力于提供養老產業服務。
泰康VS太平 搶占市場拼“軟件”
“以上海作為全國布局的旗艦店,計劃在未來3-5年時間里布局6-10個養老社區,目標是做中國養老產業鏈上首屈一指的品牌。”從中國太平內部人士透露的以上信息來看,更接近于泰康人壽養老社區的戰略規劃。
當太平“梧桐人家”遇上泰康“申園”,對于打算制定養老計劃的你會更喜歡哪一個呢。
兩家公司都在上海落下重要一子,原因是:消費支付能力好。
以中國太平的養老社區選址來看,消費支付能力比較強的一類城市是首選,二線城市則主要以度假休閑為目的。湯明菊透露,在公司規劃內的6-10個養老社區中,會以上海作為旗艦,各方面的配套也將是最高檔的。無錫作為第二個布局點,意在布局江蘇、浙江等地,以符合長三角地區的消費生活習慣,與未來可能布局的北京、深圳、海南、珠海等地區不同。泰康人壽已完成北上廣及三亞地區布局,并將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戰略的最重要的一枚棋子,下一步確定布局的就是江蘇、浙江。定位于高端商業養老社區,理當瞄準消費者口袋,以泰康人壽銷售的保單情況來看,消費能力最好的北上廣三地占比高達70%。
兩個養老社區的入住門檻都是200萬,掛鉤產品返還保險金用來支付租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無論是泰康還是太平,掛鉤的養老產品保費都不低。泰康保險與養老社區掛鉤的保險產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鎖定其居住成本(如房租等),即購買了幸福有約保險計劃的客戶,在達到約定的年齡后入住泰康旗下的養老社區,用其保險計劃每月所領取的養老金來支付其入住養老社區的成本。
太平也是同樣的產品設計,中國太平內部人士介紹稱,今年4月份,太平第一次嘗試了與實體養老社區融合的概念型養老產品悅享今生,截至目前這款產品的保費收入達4億元,有2000客戶享有入住資格。太平養老社區運營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目前的產品設計和物價水平來測算,養老金的返還基本上可以覆蓋入住成本。
事實上,太平養老副總經理湯明菊坦言,目前各家養老社區的理念基本相似,未來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點在于不同公司能夠提供的“軟件”管理。
上述太平養老社區運營負責人告訴記者,“梧桐人家”采用只租不售的模式,內部的B區可以給800位老人提供護理服務,包括失憶等協助護理和臨終關懷的專業護理,加上A區入住的健康老人,總共容納3700位老人入住。“梧桐人家”預計今年10月份動工,到2017年年底試運營。
長期投資不減險企入局沖動
養老社區的投資并非小數目,但動輒百億、千億的投資,保險公司就不差錢嗎?
以30億元投資“梧桐人家”的資金來計算,若未來5年內布局10個養老社區,計劃投資金額為300億元。中國太平內部人士表示,“梧桐人家”的投資全部來源于保險資金,未來可能會運用其他的渠道資金投入養老社區。在泰康人壽的董事長陳東升看來,險企投資養老社區并不差錢,泰康計劃未來5-10年投資1000億元。他還認為,盡管如此,較不動產投資上限還有一定空間,并不會因此受到政策限制。
保險公司對于養老社區的盈利預期是一致的。雖然是藍海行業,但在盈虧平衡之前的等待也是漫長的。泰康人壽認為,這項長期投資的盈利周期可能長達8-10年。中國太平對盈利時間點的判斷更為保守,在湯明菊看來,實現盈利需要15年。
除了在養老社區布局上比較積極的合眾人壽和泰康人壽,近年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也有涉足,但進展相對較慢,對于其中的原因,7月11日下午,新華保險董事長康典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走得比較慢,主要是因為壽險參與到養老的模式還沒有看太清楚,養老資金的投入和其他的投入不太一樣。探索一個純養老的模式必須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客戶是否能夠接受,二是公司能不能實現盈利。
養老社區的拿地成本有多少呢?
中國太平方面人士并未給出直接的答案,湯明菊表示:“拿地還是非常市場化的,還要看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用途,商業用地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據中國太平內部人士介紹,此次“梧桐人家”養老社區中有5棟樓是作為辦公物業并能夠出售。湯明菊指出,必須要有商業與養老地產連起來,關鍵是要做成高檔的,與養老社區相配套的設施。
在這些搶先入局的保險公司眼中,5%多一點是長期養老社區可以接受的回報水平。
養老社區延伸壽險產業鏈至醫療等領域,或將增加其他的盈利點,而非單純收取租金。延伸養老服務可能包括:特定化需求的滿足、建立自己的專業人員培訓學校、圍繞老年人的需求的老年護理用品、居家的護理服務目前正在保險公司的計劃和探討的范疇。至于對接養老社區的保險產品,太平人壽總精算師孫峰表示,目前只是養老產品和年金產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