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 01:01: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琴 實習記者 黃麗
每經記者 李琴 實習記者 黃麗
此輪白酒行業調整以來,受累于高端白酒市場萎縮,五糧液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00886,HK)屢受重創,業績連續兩年巨虧,累計高達19億港元。7月20日,公司終于迎來上游公司五糧液(000858,收盤價18.95元)的“減壓”,后者將調低45度及68度五糧液酒的供貨價格至2011年9月前的價格。
對此,正一堂策略機構總裁楊光表示,五糧液此前已將主打產品普五價格下調,此番對于經銷商產品價格下調是降價策略的延續之舉。而對于銀基而言,將從產品源頭減壓,有利于公司毛利提高,低價也有助于穩定經銷商體系。
不過,有業內分析認為,短期來看,這次調價對銀基集團的實際效用或十分有限。
調低45度、68度供貨價/
7月20日,銀基集團公告稱,宜賓五糧液酒類銷售公司與公司全資附屬銀基貿易發展(深圳)于7月17日簽訂補充協議,將給予銀基集團45度及68度五糧液酒的供貨價格下調至2011年9月前的價格,集團的45度及68度五糧液產品獨家經銷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昨日(7月21日),銀基集團深圳公司一位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未來45度、68度五糧液酒的市場終端指導價分別降至500多元/瓶和780元/瓶。對于具體的調整價格,集團成都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要下月初才會確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兩款產品在市場上價格“倒掛”已多時,此次調價有些姍姍來遲。
五糧液一位成都經銷商向記者表示,68度五糧液目前實際批發價在600多元/瓶,而此前從銀基拿貨價也是600多元/瓶,他直言“無錢可賺”。
“這幾年又一直賣得不好”,對于68度的銷售情況,該經銷商表示。至于45度五糧液,他表示,公司“已經不做了”,而此前的拿貨價應是400元/瓶左右。
就銀基集團新給出的市場指導價而言,實際執行起來亦面臨不小的市場壓力。昨日下午,記者通過京東商城發現,京東自營的45度、68度五糧液分別售價499元/瓶、609元/瓶,遠低于銀基集團新的市場終端指導價。
對五糧液此次下調供貨價,銀基集團表現出樂觀態度,上述公告稱,此舉將為公司提升毛利率帶來積極影響。
不過,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短期之內的實際效用或較為有限。熟悉銀基的資深白酒經理人晉育鋒評價道,“價格下調對銀基而言,是庫存成本下降,減虧”。白酒行業專家趙義祥也不看好此次降價的效果,“此次調整并非公司的戰略調整,只是被迫降價,況且45度和68度五糧液都不是大眾化的酒類產品,對于量的增長影響還是很小。”
兩年巨虧19億港元/
高端白酒市場收窄,一度倚重高端市場的銀基集團顯然受到重創,其2013財年、2014財年累計虧損高達19.22億港元。
銀基集團2013財年凈利潤巨虧11.34億港元,庫存高達12.27億港元。銀基集團對此解釋稱,“2011年7-9月間采購和囤積了大量高端白酒,本集團管理層面對當時旺盛的市場需求,十分看好高端白酒銷售,采取了今天看來十分激進的銷售策略。”
6月29日,銀基集團公布了2014財年經營數據,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4.89億港元,同比增長25.4%;但凈利仍虧損7.88億港元。存貨雖同比下降35.13%,但也高達7.96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財年雖然巨虧,但銀基的毛利依然有3230萬港元,但2014財年毛利則虧損1.63億港元。對此,銀基表示:“毛利減少主要由于下調售價及根據集團加快清理存貨而就若干產品提供折扣的計劃,故做出有關撇減至可變現凈額的存貨撥備所致。”
對于再度巨虧,銀基認為,主要是因為整個白酒行業營商環境在2013年表現嚴峻,整個高端白酒板塊進入深度調整階段,由于公司的業務較為集中于高端白酒,所以表現未盡人意。
主推中低端鴨溪系列/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曾依靠五糧液的高端酒一度叱咤風云的銀基集團,目前也因為五糧液高端酒市場大幅下滑而深受困擾,在高端受挫的時候,集團將目光鎖定在中低端產品鴨溪系列上。
銀基集團年報顯示,公司目前經銷白酒產品包括五糧液系列、果膠1573系列43度酒、貴州茅臺酒產品、汾酒55度系列、鴨溪典藏系列、老酒系列。
集團成都分公司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公司順應大眾消費市場,主推鴨溪典藏系列、老酒系列,此外一款鴨溪的新品也即將上市。鴨溪系列的主打價格區間為200~300元。
資料顯示,鴨溪系列酒來自貴州鴨溪窖,是銀基集團與鴨溪窖合作產品,為中端濃香型白酒。
他還透露,此前公司主打產品均為高端產品,目前45度、68度五糧液系列酒因價格較高而銷售不暢。
楊光告訴記者,銀基集團此前是典型的全國性高端白酒經銷商,在高端市場萎縮時無中低端產品對沖,此輪調整才出現如此大的虧損。
銀基集團主席梁國興亦表示:“未來集團將以市場和消費者為主導,繼續大力發展貼近民生的中低端白酒市場,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中低端產品。”
《《《
延伸閱讀
白酒企業“中考”成績慘淡 部分中小酒企“求接盤”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隨著白酒上市公司半年報預告的逐漸披露,今年上半年白酒公司的整體業績依然堪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近期上市公司公告發現,目前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7家已披露半年報預警公告。此外,五糧液(000858,收盤價18.95元)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00886,HK)2014財年年報顯示,公司繼2013財年巨虧約11.34億港元后,再次出現7.88億港元虧損。
白酒行業調整已到第三年,但依舊沒有轉好跡象。酒類專家方剛表示,白酒行業的下行趨勢依舊明顯且短期內不會改變,另外,五成的二、三線酒企也會因一線品牌的下沉,市場將被大幅度擠壓,面臨被并購或者倒閉的境遇。
白酒企業年中業績慘淡
在經歷了近三年的調整后,白酒行業仍未走出低谷。酒企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半年業績預警,多為凈利下降甚至虧損預報。
酒鬼酒(000799,收盤價11.43元)是最早發布半年報預告的白酒上市公司。7月11日,其公告稱,今年1~6月,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3900萬元至-4900萬元,同比下降227~260%;皇臺酒業(000995,收盤價8.49元)也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上半年虧損480萬元,而上年同期其僅虧損58萬元;水井坊(600779,收盤價7.37元)則預計今年上半年及全年累計凈利潤仍為虧損。
此外,沱牌舍得(600702,收盤價11.72元)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為2825萬元,同比減少60%到90%。
其他白酒企業也發布了類似公告。洋河股份(002304,收盤價5699元)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27.9億元至32.8億元,同比下降15%以內;老白干酒(600559,收盤價24.14元)預計今年前6個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左右;青青稞酒(002646,收盤價16.21元)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凈利潤為1.72億至1.82億元,同比下降15%至20%。
對此,方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三公”消費受限、高端白酒需求銳減的大環境下,白酒企業業績難免出現下滑趨勢。此外,二季度是白酒行業的傳統淡季,銷量大幅下降也是業績下滑主因。
布局中低端求生存
面對銷售不暢及庫存積壓,以往高高在上的酒企放下身段主動尋求破局之道,或迎合市場,或重塑廠商關系,或開發新渠道,在行業調整期祭出多個變革法寶。
值得注意的是,在白酒產業的寒冬期,政府對于區域白酒產業的支持和推動力量越來越明顯。上周末,貴州省政府直接搭臺,副省長王江平帶領貴州46家白酒企業在北京開展品牌推介。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進京的貴州白酒包括了貴州茅臺、習酒公司、貴州國臺酒業、董酒、金沙窖、鴨溪窖、珍酒等知名企業,此次企業抱團救市,重點推銷個人消費的“民酒”并收貨頗豐,當天就簽約4個項目,合同金額106.4億元。
除此以外,由于瀘州老窖定制酒的成功,今年白酒行業掀起了“私人定制酒”熱潮,目標指向佰元酒的定制,希望借此增加銷量。
今年1月,貴州茅臺創建了定制酒公司,目前,茅臺、五糧液、西鳳酒、山西汾酒等酒企已經陸續登陸“定制酒”市場。酒類專家肖竹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這些定制多少能為酒企提供一定的流動資金。
中小企業并購潮起
除了白酒上市公司業績承壓之外,小型酒企也在“暗流涌動”,找尋大企業并購機會。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早在今年年初,已有多家酒企找上門,尋求收購自身的企業。其表示,年初,就有一家30億資產的河北中型酒企找他與一上市公司牽線,希望能被后者并購。
“并購的事情,不少酒企已經開始奔走牽線了”,方剛表示,今明兩年是中小酒企的大限,若中小酒企兩年內無法找到接盤人,公司便會因銷售不佳而倒閉。方剛預測,全國的中小酒企中,約有五成酒企會在此次調整期中被兼并或者消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