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8-07 01:32:09
當遠洋地產拋出自上市以來最大的這筆融資計劃時,更引人關注的是其融資背后的需求。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近日,遠洋地產(03377,HK)美元高級債券順利完成交割,歷時4個月的評級與發債工作宣告結束。此次發行了5年期和10年期共計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億元)的債務,這也是今年以來中國地產行業美元債發行的最大規模。
當遠洋地產拋出自上市以來最大的這筆融資計劃時,更引人關注的是其融資背后的需求。
“發債并不是為了去拿地,而是希望借這次評級的契機,逐漸調整目前公司的債務結構。”昨日(8月6日),遠洋地產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遠洋計劃在未來逐漸降低境內融資所占的比重,并提高成本較低的境外融資占總債務的比例。
優化公司債務結構/
對于內地房企而言,海外融資一直是一條相對成本更低更優質的融資道路,但從近期房企海外融資表現來看,融資成本卻在不斷攀升,難度也越來越大。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房企海外融資規模達到424.33億美元,其中7月份海外融資規模為56.6億美元,環比下降40.79%。此外,從萬科等10家標桿房企海內外融資表現來看,7月份融資額為50.37億元,環比下降63.74%。
不過,一位房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大部分融資成本已經超過了7%,有些房企出海找錢的成本代價高達15%,而且美元債務成本的上漲也是未來的主要趨勢。”
據記者了解,目前獲得投資級評級的內地房地產開發類企業共有11家,包括萬科、萬達、中海、華潤、保利、綠地集團、方興、中海宏洋、越秀、綠地香港以及剛剛晉級投資評級的遠洋地產。以5年期債券為例,對比投資級與非投資級的房企海外融資成本發現,前者基本都能控制在6%以下,大部分票息都在4%左右,而后者最高已超過13%,平均水平也在8%左右。
在6個小時的認購過程中,遠洋地產共獲得來自全世界超過150家投資機構的認購,并最終獲得4.6倍的超額認購。7月31日,5年期利率4.625%和10年期利率6%共計12億美元的債券順利完成交割。
“我們策略上還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要長短期債務要平衡,內債和外債要平衡,股權和債權要平衡。”遠洋地產相關人士說道。
對于在港上市已達7年的遠洋地產來說,募集12億美元的標準美元債券還是首次。上述遠洋地產相關人士直言,在經歷了公司戰略規劃及股權架構調整等變化之后,公司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啟動評級與發債項目也是與集團戰略部署相一致的。遠洋地產去年底的內債外債比例大概是8:2,“我們希望通過幾年的調整,慢慢將這一比例平衡到6:4,短期負債從目前比重的1/3降到1/4以下。”
上述遠洋地產相關人士還透露,接下來海外融資將成為常態化,公司基本會保持每年一次的頻率。
拿地態度出現轉變/
隨著債務結構的逐漸調整,遠洋地產在土地市場的表現也越來越引人關注。從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場的拿地情況來看,遠洋地產的“出鏡率”相當之高。
“判斷一家房企拿地是否積極,從土地支出與銷售額的對比便能看出端倪。”一位房地產分析人士表示。
遠洋地產今年的拿地態度出現轉變。記者梳理資料發現,遠洋地產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的付現金額大約70億元,項目總規模為230萬平方米。“土地支出與銷售的比重,上半年基本占到了50%,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只有3%。”遠洋地產方面人士透露,公司今年整體拿地的預算為150億元。
7月初,遠洋地產宣布,今年1~6月公司累計協議銷售額為132.3億元,協議銷售面積約101.8萬平方米,已完成年度400億元銷售目標的33%。不難看出,下半年遠洋地產依然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對此,公司方面透露,下半年完成全年業績的2/3符合年初的預期,“上半年主要集中在老項目去化,下半年會有8、9個新項目入市,同時會加大推盤去化的速度。”
遠洋地產總裁李明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遠洋今年周轉率目標計劃從23%提高到30%,而提高周轉率就做兩條,提高結轉收入以及降低存貨,一方面是做到按期交付,而另一部分庫存較大的城市會選擇以靈活的定價實現快速去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