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01:49:4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曾經留在中國網民記憶中的互聯網免費模式,于2009年遭遇拍拍貸的“反其道而行”。然而,也正是那一年,拍拍貸渡過低谷,開始“野蠻生長”,其堅持的收費模式最終被市場認可,并被后來者紛紛效仿。
此外,與絕大多數P2P網貸公司不同,拍拍貸成立至今仍堅守線上模式,即便面對后來者的追趕和反超,也沒有改變這一模式。并堅持不擔保,這與近來趨勢相吻合:陸金所“去擔保”反映出P2P平臺企業主動向監管靠攏,平臺去擔保化呼聲高漲。
“拍拍貸未來會繼續做征信體系建設,建立用戶的信用檔案,如果國家需要,也會獻給國家。”拍拍貸CEO張俊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對公司未來的業務如此作答。
如今,擁有平臺注冊用戶300萬的拍拍貸,在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獨有的信用評級模型也被張俊笑稱是公司的核心機密。
“驚險”嘗試收費模式/
2009年被張俊稱為創業最困難的一年。
這一年,公司幾位創始人對燒錢模式產生了很大質疑,同時又不愿放棄已創辦兩年的公司,面對兩難境遇,拍拍貸開始了“驚險”的收費模式嘗試。
然而,正如預期,拍拍貸的交易額急跌,公司遭遇轉型中最困難的低潮期。但事后證明,收費模式最終被市場認可,拍拍貸轉折之戰宣告勝利,公司的交易額也逐步恢復并保持快速增長,后來者紛紛效仿。
“P2P網貸不同于傳統的電商,P2P定位于金融服務平臺,很多中小企業和個人急需資金,他們愿意接受這種有價值的有償服務。”張俊告訴記者。
經過2009年的波折,拍拍貸開始“野蠻生長”。2009年開始,其平臺交易規模連續五年維持20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2年實現交易規模2.9億元,2013年交易規模超過10億元,增速為257.7%。今年管理層的目標設定在50億元。
2009年之后,拍拍貸營業收入也同樣大幅度增長,從2009年的7.5萬元上升到2013年的3000萬元,平臺注冊用戶從2007年的1497人,上升到至今注冊用戶數累計突破300萬人。
堅守線上模式做信用中介/
與絕大多數P2P網貸公司不同,拍拍貸至今一直堅守線上模式。即便面對后來者的追趕和反超,也沒有改變這一模式。
拍拍貸成立之初采用線上模式,原因之一是規避法律風險。因為在中國,金融面臨十分嚴格的監管,更有非法集資的法律禁區。“我們請了胡宏輝做CMO(營銷總監),因為胡是律師出身。成立至今,我們也只做信用中介,不涉及線下業務。”張俊說道。
在拍拍貸看來,線上模式更加符合未來對P2P行業發展的監管要求,便于P2P企業將精力集中在平臺和運作管理上,純線上有利于大數據應用。
“互聯網天然具有營銷效率高的優勢,這使得貸款對象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線上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對于借貸雙方來說,也是透明和高效的模式。”張俊說,“我們目前的借款人多是三四線城市的小企業和個人,而出借資金方多來自一二線城市。線上模式能夠用大數據核定風險定價,節約了線下成本,讓利給用戶。”
在張俊看來,線下模式存在用戶年齡偏大、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特點,這和線下營銷不無關系,而通過線上模式的用戶年齡適中,風險承受能力較強。
對于P2P行業的未來,張俊認為市場會做出選擇,P2P的本質還是資金通道。
未來重點建設征信體系/
拍拍貸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不擔保的模式。這盡管也讓拍拍貸經歷過低潮,不過從近期行業的動向來看,這種模式越來越被同業接受。但堅持線上無擔保模式的拍拍貸,曾被質疑不墊資,無法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2013年,拍拍貸超90天未還款的逾期率為0.98%,而2012年,這一數據為2.25%,2011年為3.3%,近年來呈下滑趨勢,而其七年的累計違約率不到1.5%。
在談及公司的風控措施時,張俊笑稱是公司的核心機密。
據了解,拍拍貸的風控是由當年在民生銀行總行中小企業部從事風險管理的李鐵錚負責,采用了會員等級制,這既是拍拍貸的會員管理制度,也是風險控制制度。
張俊告訴記者,公司風控依賴于一套流程體系,即三個系統:反欺詐系統、信用評級系統模型和基于信用評級的風險定價模型。
“通過與公安部門的身份比對和提交個人真實信息,能很好地篩選出有意欺詐的借款人。根據具體的風險指標建立信用評分模式,給予不同的借款人信用分,拍拍貸基于信用分做風險定價。”張俊說道。
由于一直堅持純線上和不提供擔保,拍拍貸成為最早自行建設征信系統的P2P平臺之一。今年4月9日,拍拍貸完成B輪融資,獲得諾亞財富、紅杉資本等5000萬美元投資,資金主要用于網絡征信系統建設、提升IT技術水平等方面。
據介紹,拍拍貸征信系統的數據主要來自網絡搜索。據張俊介紹,該平臺按年齡、性別、學歷等將借款人分成不同類別,再根據不同類別,借助搜索工具定向抓取數據,拍拍貸通過大數據,采集借款人各個維度的數據判定其違約概率、違約成本,給出相應的貸款額度和風險定價。目前拍拍貸的信用風險識別模型中,其維度達2000多個,一個人的參考因子有400多個。
拍拍貸將平臺借款的規模限制在每筆3000元至50萬元,借款人的融資成本平均約18%,投資人的收益率則在14%左右。張俊透露,實際上拍拍貸于2010年8月已經達到盈虧平衡。
當記者問及拍拍貸未來的業務重點時,“拍拍貸會做好征信體系建設,建立好用戶的信用檔案,如果國家有需要,也會獻給國家。”張俊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