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6 01:15:06
9月15日,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干事張洪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指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版權有融合發展的需要和條件,現在文著協正努力為兩者搭建第三方平臺,在保護版權的前提下促成新聞作品的轉載和傳播。”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移動互聯時代,新聞作品的版權保護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今年6月以來,各大傳統媒體先后起訴“今日頭條”,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版權之爭益發白熱化。
昨日(9月15日),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表示,“今日頭條”確有構成侵犯著作權人信息網絡傳播權,引發廣泛熱議。
在昨日的2014年國際版權論壇間隙,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文著協)總干事張洪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指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版權有融合發展的需要和條件,現在文著協正努力為兩者搭建第三方平臺,在保護版權的前提下促成新聞作品的轉載和傳播。”
版權局:“今日頭條”構成侵權
昨日,閻曉宏出席在成都舉辦的2014年國際版權論壇,在參與 “版權保護,創新發展的驅動力”的微博訪談時,閻曉宏對網友關心的“今日頭條”涉嫌侵權一事做出正面回應。
“‘今日頭條’網站及移動客戶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他人新聞作品及相關圖片內容的集成、聚合、搜索、瀏覽和評論等服務。經調查確認,權利人投訴的部分新聞作品及圖片均由其網站存儲和傳播,而非鏈接跳轉方式,侵犯了著作權人信息網絡傳播權。”閻曉宏同時也指出,“‘今日頭條’積極整改、迅速刪除所有侵權作品、主動全面與媒體洽談使用作品的版權采購事宜,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其實‘今日頭條’和傳統媒體雙方都有網絡轉載的需求。”張洪波告訴記者,《廣州日報》已與“今日頭條”達成和解并撤訴,另一家相關媒體的負責人也曾對張洪波表示,起訴“今日頭條”并不是為了干掉它,而是因為“今日頭條”在雙方沒有談成合作條件、該媒體要求刪稿之時,仍繼續使用該媒體稿件。
另一方面,網絡媒體也不愿意和傳統媒體鬧僵。張洪波表示,也有不少網絡媒體主動表示,愿意按照版權法規行事,但分秒必爭的網絡媒體在轉載傳統媒體報道時等不及“征求同意”,也沒有一個向版權方支付費用的簡單快速渠道。
加強文字作者版權保護
今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 《關于深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閻曉宏指出,規范網絡轉載是國家版權局“劍網2014”專項行動的重要任務之一。下一步,國家版權局將進一步完善網絡轉載許可付酬措施,形成網絡轉載等使用作品依法依規許可付費使用的合作雙贏機制。
張洪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目前文著協正在著手推動建立一個第三方平臺,作為發布新聞文字作品的備案平臺,錄入傳統媒體的公開報道,并約定不同新聞體裁、不同字數的轉載費用。網絡媒體只需與這個第三方平臺簽約,便可自行轉載備案平臺上的報道。轉載費將由平臺的轉付系統自動付給傳統媒體。
另外,第三方平臺還將建立網絡監測追蹤機制,對未付費的轉載,以及不注明出處、不署記者姓名的轉載予以追究。在張洪波看來,通過這種方式,作品通過網絡傳播亦能提高傳統媒體的無形資產和品牌效應。
近年文著協不斷收到作者的投訴,稱蘋果公司在未經中國作家授權、也沒有支付報酬的情況下,在其應用商店中提供收費下載。張洪波表示,文著協將于近期正式起訴蘋果公司,為中國作者維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