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8 00:43:06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延續了此前市場份額“11連降”的低迷走勢,其中轎車市場占有率仍然在20%以下,僅為19.53%,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55個百分點。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冒詩陽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冒詩陽 發自北京
9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汽車工業產銷情況月度通報會上,表達了對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 “12連降”的擔憂。據中汽協統計數據,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延續了此前市場份額“11連降”的低迷走勢,其中轎車市場占有率仍然在20%以下,僅為19.53%,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55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車市整體增幅放緩,轎車市場首當其沖,而SUV、MPV車型依舊維持了強勁的增長,這就直接導致了自主車企的業績分化,在轎車銷量普遍遭遇“滑鐵盧”的自主品牌中,旗下SUV車型的競爭力更多地決定了車企的整體市場表現。
自主品牌倚重SUV
據中汽協公布的統計數據,1~8月我國轎車銷售792.02萬輛,同比僅增長4.48%,而SUV銷量達到242.77萬輛,MPV也首次突破百萬輛銷售規模,達到114.65萬輛,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4.50%和54.08%。
“合資品牌車型已經從10萬元下滑到6萬元區間,這是個很嚴峻的挑戰。”奇瑞汽車營銷公司總經理黃華瓊對記者介紹說,自主品牌銷量在下降,而合資企業比較穩定。
據了解,1~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跌至37.48%;而前8月自主品牌轎車銷量同比下降15.98%,僅為172.25萬輛。
這種情況在8月表現得則更為明顯,長城旗下的轎車8月銷量同比下滑78.2%。此外,前8月奇瑞汽車轎車板塊國內銷量下滑34.7%,比亞迪轎車銷量下滑25.6%。
自主品牌轎車銷量雖然普遍低迷,整體業績情況卻不盡相同。黃華瓊介紹說:“包括奇瑞在內,自主品牌SUV在市場上還很活躍。”
據乘聯會統計,今年1~8月,除長城汽車外,長安旗下SUV車型銷量同比增幅超86.5%,奇瑞旗下SUV銷量同比增長84.7%,比亞迪SUV銷量增長28.3%,廣汽SUV銷量增長22%。
可以看出,很多自主品牌的業績都高度依賴于SUV車型的市場表現,而更多自主車企也在緊鑼密鼓地布局這一市場。海馬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符潤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海馬將在2016年之前將產品陣容擴展到12款,其中包括5款轎車、4款SUV和3款MPV。”
長安、長城領跑自主陣營
乘聯會統計顯示,1~8月自主品牌狹義乘用車國內銷量排名前六位的車企為:長安、長城、奇瑞、比亞迪、吉利、上汽。長安乘用車1~8月銷量達45.39萬輛,是北汽乘用車同期銷量的三倍多;而昔日自主品牌“三強”中的吉利和比亞迪,也與長安銷量相距甚遠。此外,位居行業前十的江淮乘用車,前8月累計銷量10.74萬輛,同比下滑超22%。
但是,面臨同樣的市場環境,自主車企的業績表現卻不盡相同。根據奇瑞汽車官方公布的銷量數據,8月奇瑞月銷量達到36156輛,同比增長15.3%,環比增長23.3%。其中,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銷量雙雙高走,環比增長均超過20%。業內分析認為,奇瑞在海外的本土化生產戰略和車型的加速導入是其增長的關鍵。
長安的銷量優勢則來源于其產品研發。“長安每年科技投入不低于銷售收入的5%。”長安汽車總裁張寶林介紹說,2009年以來長安汽車研發能力連續6年保持行業第一。
在董揚看來,自主品牌的分化正是競爭的結果,而面對新的車市形勢,競爭還將加劇。“等自主品牌進一步集中,僅剩幾家大型集團的時候,情況會好一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