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伊利推原裝進口奶 國內液態奶市場承壓

2014-09-30 00:49:10

上半年我國進口液態奶(常溫)13.8萬噸,同比增長超三成,去年全年我國進口液態奶同比增幅逾九成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去年11月,伊利與意大利最大的乳品生產商斯嘉達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涉及奶源、生產及技術等多個方面。日前,伊利正式推出由斯嘉達公司生產的原裝進口奶。伊利股份(600887,SH)董秘胡利平表示,公司進口牛奶目前主要在電商渠道銷售。

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口液態奶(常溫)13.8萬噸,同比增長超三成,去年全年我國進口液態奶同比增幅逾九成。

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進口牛奶成本較低、奶源優質,加上國內民眾偏好和消費水平提高,乳業巨頭搶占進口奶市場是必然趨勢;但3~5年內,進口奶更多地還是作為國內牛奶供應的補充,獲取消費增量。

巨頭搶占進口奶市場

事實上,相較于去年國內液態奶的總消費量約2300萬噸,進口奶所占比例還不到1%,但增長勢頭強勁。

中國乳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2013年,中國液態奶進口量分別為1.59萬噸、4.05萬噸、9.38萬噸、19.5萬噸,去年液態奶進口量同比增長91.6%,近4年內,常溫奶進口增長率高居乳制品品類第一。

目前,國內多家乳業巨頭已加入了進口液態奶的布局中。2012年,全球最大的有機乳品供應商愛氏晨曦宣布進軍中國,純進口愛氏晨曦液態奶已借助蒙牛渠道在國內各大超市銷售;今年4月,光明乳業(600597,SH)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澳大利亞乳企Pactum簽訂產品代加工協議,由該公司代加工UHT牛奶。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進口奶市場未來仍會較快增長,在蒙牛“捷足先登”后,伊利與斯嘉達公司合作推出100%歐洲進口奶,是希望能夠“后來居上”,這也是去年伊利與美國最大的牛奶公司DFA達成戰略合作的原因。

“進口品牌牽手國內乳業巨頭,是看中后者的銷售渠道,而國內乳業巨頭不僅看好進口液態奶的增長空間,還能解決奶源供應的問題。”宋亮表示,隨著進口奶逐步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區域型乳企要進行產品升級轉型,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否則將面臨被淘汰或兼并的命運。

區域乳企應發展優勢產品

今年9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確認,光明乳業旗下新西蘭上市子公司新萊特乳業將收購四川乳企新希望子公司新希望營養制品有限公司的25%股權。

對此,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作為區域型乳企,并不差錢的新希望之所以牽手新萊特乳業,是希望延伸產業鏈和拓展銷售渠道。

“面對我國液態奶進口量逐年增長,在全國布局銷售網絡的乳業巨頭不僅不會受到影響,反而能借機發掘另一個具備潛力的市場。新希望的上述動作表明了區域型乳企的自救。”宋亮表示,伊利之所以在電商渠道銷售進口奶,不僅為了低價,更是為了避免侵占線下原有產品線的銷售,這也可見進口奶的“威力”。

咨詢機構普天盛道董事長雷永軍稱,“2003年,無論是市場、精品超市,還是普通超市、便利店等,國內幾乎看不到進口液態奶,但如今,尤其我之前的調研,發現有20多個進口液態奶品牌。”

乳業專家陳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外乳制品企業進入國內是不可阻擋之勢,但由于保質期與低溫等因素的制約,進口奶未來還是以常溫為主,所以區域型乳企在不能從中分一杯羹的情況下,要盡快著力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產品,比如巴氏鮮奶、風味酸奶和嬰幼兒配方乳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成在人电影天堂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熟女91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 日本在线a∨在线网站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 | 久久久久久99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