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00:56:5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雅玨 杜冉樂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周雅玨 杜冉樂發自成都
昨日(10月29日),四川信托擬任總裁劉景峰首次公開亮相,其表示,未來將回歸信托本源,向財富管理方向轉型,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推出高品質、定制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并著力打造“錦繡財富”品牌。
一直以來,四川信托因地產等業務擴張兇猛,成為業界“黑馬”,但同時也被貼上了“激進”的標簽。當前,樓市難見明顯回暖,券商、基金等又在分食信托通道 “自留地”,信托業危機四伏。
在行業人士看來,當前信托公司必須從原來的以產品為中心,向以投資者為中心轉型,從原本的私募投行業務向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回歸信托本質。
積極布局財富管理
信托元老級人物李南峰離開四川信托,似乎并未影響到四川信托轉型的腳步。
昨日,劉景峰向記者表示,隨著資產管理行業的轉型,純粹以銷售信托產品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只有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其挑選定制化的金融產品與個性化的增值服務,才能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實現信托公司向專業財富管理公司的轉型。
四川信托方面最新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累計管理信托資產規模逾5000億元,存續管理信托資產逾2600億元,凈資產達到40億元,累計為投資人創造收益逾400億元。
對于“錦繡財富”這項財富管理業務,劉景峰透露,這是一個開放的資訊平臺、專業化資產管理平臺、家族財富定制平臺和高端投資者俱樂部,可為客戶提供個專業化、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理財資訊、資產管理和家族財富管理服務等。
一位信托公司研究員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監管層針對信托公司向財富管理專業機構轉型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推動信托業務轉型。而在‘99號文’(即 《關于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細則中,更是明確指出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機構推介信托計劃,用意在規范信托公司自建直銷團隊,為財富管理布局。”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認為,信托公司必須從賣產品轉型為資產管理乃至財富管理,從大資管跨界運作中關注資產品類和資產配置最優方案等,對信托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信托業協會副秘書長鄭方表示,以四川信托等為代表的信托公司正在致力于通過轉型升級為下一個黃金十年做準備,充分發揮信托公司的各種優勢,通過專業化的管理,逐步形成一個可持續盈利的業務模式,也能以此帶動中國信托行業轉型發展,最終實現行業的基業常青。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旸向記者表示,當前,券商、銀行和信托等均在搶食財富管理這塊蛋糕,但并未形成完整的業務模式,因其需要相關機構具備強大的金融資源整合能力,而信托當前亟待解決的仍是兌付和風控等關鍵問題。
用人及績效考核機制將轉變
通常,公司戰略轉型升級必然會伴隨著部門結構的調整。
記者了解到,近期,四川信托財富中心正在大量招聘相關人員,組建財富管理團隊。
劉景峰向記者表示,四川信托從傳統的以融資需求為導向的資產端,向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資金端轉型,內部用人制度以及績效考核激勵機制也有很大的改變。其中,針對財富管理中心,已經制定了客戶產權機制,客戶專屬于一個客戶經理,客戶只要購買公司產品,即便客戶經理崗位發生變動或者離職,所對應的獎勵仍然屬于該客戶經理。
據了解,四川信托今年的信托業務除了開展傳統的房地產業務之外,還大力發展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為實現資產配置布局。
據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在證券投資信托產品發行數量方面,除了諸如外貿信托、中信信托等傳統陽光私募發行 “強隊”外,亦有四川信托等“黑馬”涌現。其中,三季度四川信托陽光私募的發行數量為50只,規模高達59.5億元。
劉景峰稱,為了進一步擴大四川信托的發展,未來將有增資計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