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 01:42: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在滬港通成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場心態顯然不穩,滬深股均出現下跌。截至上周五收盤,滬綜指跌0.27%至2478.82點,深綜指跌0.24%至1322.62點。
消息面上,周末公布的10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12.6%,增速較9月末低0.3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5483億元。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6627億元,環比減4728億元,顯著不如預期的8875億元。
目前央行政策目標有些兩難,既想去杠桿,又想促使貸款增加并保持經濟活力。這種矛盾心態導致其不愿全面降息、降準,卻又通過多種工具定向注入流動性,即想“滴灌”而不愿意“漫灌”。從上述10月份數據看,未來出臺規模更大的刺激政策機會在上升。這種預期對股市存在潛在利好。
周末消息稱,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獲利將在3年內暫免征收所得稅;對香港市場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賣A股股票所取得的差價收入,暫免征營業稅。上述消息無疑對即將到來的滬港通有益。
從上周五A股盤面看,受益于滬港股的品種有少部分繼續表現,多數回調,比較典型的就是券商股及銀行股。港股方面相關個股也部分地出現了獲利回吐現象。
明顯受益于滬港通而上漲的品種也有,如青啤、茅臺、五糧液、片仔癀、云南白藥、萬科、伊利之類,這些品種所屬板塊比較分散。其中萬科、云南白藥、五糧液等雖不屬于滬股,但同樣受益于滬港通,這一方面是因為深港通已被市場預期,另一方面是因為個股原本就有比價效應。比如說,當茅臺受益于滬港通而漲時,在深圳上市的五糧液也會聯動。
最近兩個交易日次新股跳水明顯,高價次新股方面,良信電器、騰信股份壓制效益明顯;低價次新股則有蘭石重裝領跌。周五次新股大量跌停,筆者相信內因是主要的,即這個板塊前期炒作過猛,泡沫已較多。至于相關利空,這只是下跌外因。假設良信電器沒炒那么高,即使無高送轉,其實也不算回事。
下周一市場應很有看頭,建議投資者多多觀察,暫時少動。就個人感覺而言,筆者認為滬港通開閘后震蕩雖然難免,但出現“見光死”的機會應不大。畢竟如今市場已較以往成熟多了。
滬港通在短期內可能有利于A股,畢竟全球投資者對A股較感興趣。不過就中長遠看,滬港通可能無法過度拔高A股,而這應與我們利率較高相關。
目前人民幣處于升值狀態,升值收益或許能彌補利率損失,所以當人民幣整體處于升勢時,境外投資者可能愿意持人民幣計價股票。然而從長遠看,人民幣并不會這么永遠升下去,屆時滬港通對A股的支撐顯然會被削弱。這個時間點也許不會太久就將到來,因明年美聯儲幾乎必然將加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