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1-27 07:58:59
滬港通運行一周多,交易仍比較清淡,昨日滬股通余額97.05億元人民幣,比前一交易日使用略多,港股通則沒有太大變化,余額102.87億元人民幣,總體仍然呈現北向交易活躍于南向交易的局面。
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師陳李表示,南北向資金流如果嚴重不對稱、不匹配,會延緩進一步擴大標的、深港通等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制度推廣的安排。
陳李表示,滬港通首周表現符合預期。他認為,北向投資不會很強,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由于技術原因導致國際資金沒有做好準備能夠立刻買入A股,另一方面,國際資金對A股還沒有十分了解,投資新興市場的資金情況多變,還沒有顧及到A股的表現。
陳李說,海外資金進入中國的通道已經打開,滬港通關鍵看未來發展情況,第一,2015年MSCI會否將A股納入國際性指數,如果納入,大型國際公募資金將不得不配置A股,海外資金關注A股涓涓細流,持續有凈流入,但規模不會很大;第二,海外資金追捧的對象,他們比較青睞大型藍籌股,且有一定分紅保證,這類股票短期內上漲的空間不會很大,下跌的空間十分有限。
他強調,南下資金交易清淡,使用額度比想象更糟糕,除了技術性障礙外,還有以下因素:想投資港股的內地投資者很早已經在港股市場布局;5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門檻限制;投資標的偏大中型而內地個人投資者喜歡中小型的股票,當日匯率差造成顯著的交易成本壓力;大部分內地投資者選擇中國銀行托管行,其他銀行在交收清算上不熟悉香港市場。
在提高港股通交易可實施的措施方面,陳李建議,適當降低個人投資者50萬元人民幣的門檻,取消268只港股通標的限制,都是未來可以考慮的步驟;而對于內地機構投資者而言,監管層應不斷進行宣傳,讓他們了解港股;技術上的準備而言,要讓更多銀行熟悉香港市場的清算和托管,有助于私募基金通過港股通買賣港股;未來保監會如果能夠批準和同意國內的保險公司通過滬港通買入香港的股票,從而使得港股通的資金慢慢增加,對香港股票市場將產生有利的影響,增加港股市場的流動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