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12-11 07:41:50
降準或降息在近段時期可以交替使用,進而扭轉目前比較悲觀的通縮預期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11月份,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1.4%;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2.7%。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有所下降,同比漲幅略有回落,隨著氣溫逐漸走低,預計12月份CPI環比繼續下降的可能性不大,PPI的繼續下降主要受國際油價連續下跌的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1月份CPI同比進一步收窄,環比出現負增長,這兩個數據都顯現出目前我國面臨通貨緊縮的情況愈發明顯。CPI主要受食品價格和內需整體疲弱的影響,而油價的下跌也從PPI的指標上傳導到了CPI,整個的物價指數反映了目前需求不足與國際通縮的影響較大,未來這種偏弱的趨勢還會進一步延續,這就要求我國在政策上應該及時作出響應,反通縮也就意味著貨幣政策應繼續沿著放松的方向采取穩健偏松的基調。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表示,總體來看,通脹低位徘徊的原因是總需求不強和油價下行,盡管近期穩增長力度增強,但產能收縮、房地產下行和私營部門投資下降的合力大于基建投資的上升,出于通縮和風險防范的考慮,貨幣政策有寬松空間。
“降準或降息在近段時期可以交替使用,進而扭轉目前比較悲觀的通縮預期。”王軍強調,持續低位的CPI水平將會為接下來的降準打開窗口,目前對于我國更加適合的就是降準。通過降低存準率向整個市場輸送更多的流動性是十分必要的。
王軍稱,12月份的CPI或將繼續走低,可能會到1%附近,而PPI將會維持目前負增長的態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