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富管理面臨轉型 業界稱混業方式更利支持實體

2014-12-15 01:06:22

當監管政策日趨嚴格、創新產品不斷涌現時,傳統財富管理行業將何去何從?上周五,一年一度的“2014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第五屆金鼎獎榮譽盛典”活動如期舉行。

每經編輯 袁君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當監管政策日趨嚴格、創新產品不斷涌現時,傳統財富管理行業將何去何從?

上周五(12月1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2014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第五屆金鼎獎榮譽盛典”活動如期舉行。本次活動以“深改革,新機遇”為主題,從財富管理的角度關注金融業的發展新趨勢。

本次論壇參與嘉賓還包括銀行、保險、信托、基金、第三方理財等各個財富管理領域的大腕精英。

另外,本次論壇還發布了2014年度 “中國理財市場年度發展報告”,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從銀行、信托、保險、第三方理財等多個維度分析了當下財富管理的新形勢、新變局。

金鼎獎活動作為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的一項年度大型金融行業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五屆,均獲得圓滿成功,得到了行業內各大金融機構的關注和認可。

專家:“非標轉標”不光是銀行的事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保險、信托、第三方理財,均有極為重要的監管政策出臺。這些政策深刻地改變著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的生態。

就銀行理財而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銀行已經明顯感覺到“非標轉標”的壓力了。今年5月,五部委聯合下發“127號文”(《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銀監會、央行隨后分別配合下發“140號文”(《關于規范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治理的通知》)和“178號文”(《關于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同業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通知》),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同業業務轉型勢在必行。

“非標轉標絕對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這應該是銀行總體戰略層面上的事情,是銀行戰略調整的方向。”翟立宏在論壇上表示,“非標轉標”也不光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事情,它還應該是監管部門、決策部門的事情,“監管部門和決策部門應該去創造更多的標準化或者準標準化的市場、工具,讓銀行理財產品有更多能夠轉成標準化產品的機會或者渠道。”

不過,在銀行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的很多政策都存在邊緣監管盲區。渤海銀行上海分行零售總監朱雪春在論壇上表示,支持實體經濟就要把原來的各種嫁接渠道壓縮,最好的方式是混業經營,放在一個平臺上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很多政策都有邊緣監管盲區,我們是三家監管體系,證券、銀行、保險,未來假如商業銀行混業經營,這個會突破。國內現在有些商業銀行,因為各種各樣的(業務)板塊都有,發展區間就比單一的純商業銀行大很多,包括盈利模式、產品創新等各個方面。”朱雪春表示。

業內:固收產品供給已顯不足/

11月21日,央行時隔兩年之后首度宣布降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利率下行以及市場對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已經開始影響財富管理行業的投資策略。此外,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

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財富管理行業應該如何應對呢?

“從微觀方面說,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供給已經開始不足,利率水平在下調,已經不能滿足財富投資者的需求。在(目前)資本市場特別火熱的情況下,我們(對投資策略)也作了一些調整。”恒天財富執行總裁宋輝在論壇上表示,恒天財富將在股東的支持下,慢慢地將風控向上游探索延伸,努力提供全方位、全產業鏈的財富管理服務。

對于銀行理財來說,翟立宏認為,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漸明晰,在宏觀經濟環境的新常態下,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提速已經讓人看到了銀行理財的轉型正在路上。

“結構性理財產品不應該只被看作是產品種類,更應該被看作是產品創設的思路或是方式。結構性理財產品對于豐富理財產品線,讓收益和風險結合的部位更加緊密一些,具有非常重要的創設意義。在明年應該能夠看到一些監管部門也會大力提倡,大力鼓勵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高速發展。”翟立宏表示。

在信托產品方面,翟立宏表示:第一,產品發行的增速有所回升,資金池產品的發行量增大;第二,“99號文”(《關于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正本清源,把化解風險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監管定位開始變化;第三,監管部門在力推行業保障基金后續的運行。

在保險層面,翟立宏預測,未來,隨著投資渠道的逐漸豐富,以非標資產為主的投資比重會攀升。此外,優先股發行的試點開閘有利于優化保險體制,對保險資產的配置非常有益。

《《《

嘉賓觀點

東亞銀行(中國)企業貸款部總經理強振宇:外資銀行迎來跨境金融“第二春”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12月1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2014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第五屆金鼎獎榮譽盛典”在上海舉行。

在論壇上,東亞銀行(中國)企業貸款部總經理強振宇指出,回顧外資銀行這幾年在中國的發展,市場和監管機構給予了外資行“第二春”——“跨境金融”。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人民幣國際化、支持企業走出去。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看到了一些市場機會。”強振宇表示,一些企業在國內融資很容易,但走出去之后就沒那么如魚得水了,而中國商業銀行走出去的步伐相對落后。

強振宇直言,這給外資銀行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各個外資銀行,特別是在中國,今年的主要業務貢獻和利潤增長都好過往年,主要就是來自于跨境人民幣資金池、人民幣結算的業務增長。

“從東亞銀行為企業提供的跨境(金融)解決方案來看,涵蓋了私人企業、上市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國營企業、央企等。”強振宇表示,從走出去的行業來看,已經從最初的能源等慢慢延伸到第三產業;從資金用途來看,有資本投入,也有支持正常貿易融資的,五花八門。

“從這些信息當中可以看出,整個(企業)走出去的市場方興未艾,非常受企業歡迎。”強振宇表示。

《《《

諾亞財富執行董事章嘉玉:財富管理面臨三大轉型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中國投資者處在‘深改革、新機遇’的路口。人口紅利的優勢雖然不再,但是預測其在未來十年仍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消費類的投資仍值得關注。中國城鎮化正好要進入加速成長階段,在這個領域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投資機會。”12月12日,諾亞財富執行董事章嘉玉在由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2014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第五屆金鼎獎榮譽盛典”上如是說。

與此同時,章嘉玉指出,在大資管背景之下,財富管理行業面臨幾個大的轉型:第一,從以產品為導向朝以服務為中心轉型;第二,第三方理財可能會出現分化,一方面從過去服務于比較高凈值的客戶繼續往上延伸,另一方面依賴互聯網技術,更多地服務于大眾階層;第三,增加海外資產的配置規模。

“今年,我們對于資產配置的建議是,要考慮在深改革的格局中,去掌握新的機會。比如,我們進入VC、PE和另類投資的比例要增加,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可能下降,在固定收益(領域的投資)可能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可能別的領域會有更好的機會。此外,我們會建議(投資者)更關注一些其他領域,特別是海外市場。”章嘉玉表示。

章嘉玉坦言,風險是深刻變革的催化劑,2014年,諾亞財富風控能力進一步優化。“(對于)怎樣識別金融欺詐,過去可能不太需要考慮這一點,但是在經濟下行狀態當中,在法務上面(風控)的加強可能是必要手段。此外,在優化風控體系方面,要有心理準備,(要思考)怎么樣(才能)形成處置長期不良資產的能力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午夜歐美福利視頻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1级欧美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