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魯抗醫藥偷排抗生素污水遭環保部督查 今年已被處罰7次

2014-12-26 01:41:43

魯抗醫藥的治污中心一度被認為是行業標桿,但在其向外偷排的污水中,抗生素的濃度超自然水體萬倍;另外,其污水中的一些數據在第三方運營公司的幫助下進行造假。據了解,環保部已責成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調查處理。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實習記者 劉燦邦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彪 實習記者 劉燦邦發自北京

新《環境保護法》出臺在即,加強環境監管執法風聲越來越緊,然而部分企業仍頂風作案。

昨日(12月25日),在央視新聞頻道《被濫用的抗生素》節目中,魯抗醫藥(600789,SH)被曝光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據央視報道,魯抗醫藥的治污中心一度被認為是行業標桿,但在其向外偷排的污水中,抗生素的濃度超自然水體萬倍;另外,其污水中的一些數據在第三方運營公司的幫助下進行造假。據了解,環保部已責成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調查處理,并派出督查組。

昨日晚間,魯抗醫藥發布公告對此回應稱,媒體報道的責任主體是公司持股40%的子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委托該子公司處理,將督促其認真做好自查,確保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

對于魯抗醫藥環境違法行為被曝光,一位知情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僅2014年,魯抗醫藥的環境監管記錄就達7次,但企業依然在排污,顯然需要加大處罰力度。

回應稱是參股子公司排污

對于央視的報道,昨日晚間魯抗醫藥發布公告進行了相關情況說明。公司稱,媒體報道的主體是山東魯抗中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環保公司),魯抗醫藥持有其40%股權;中和環保公司主要經營污水處理及技術服務等,2007年就取得國家環保部頒發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魯抗醫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委托中和環保公司處理,作為其股東,將督促其認真做好自查,確保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

事實上,醫藥制造行業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難度高等問題長期存在。而近年魯抗醫藥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也不佳,此次因其涉嫌存在偷排污水、數據造假等問題被媒體曝光,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并不意外。

2013年12月,環保部通報了2013年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醫藥制造企業督查情況,對18家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企業予以掛牌督辦,魯抗醫藥赫然在列。

環保部給出的問題說明是,魯抗醫藥被查出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違反危險廢物管理規定。魯抗醫藥獸藥生產線未經竣工環保驗收擅自投產,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未拆遷到位,未按環評要求建成項目需要配套的廢水處理設施;精餾殘渣等危險廢物去向不明。

進入2014年,魯抗醫藥的環境違規問題更為突出。有專家透露,今年魯抗醫藥環境監管記錄達7次之多,主要涉及煙塵、氮氧化物等超標問題,對此,當地環保部門分別給出了限產治理等處罰措施。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魯抗醫藥的環境違法問題,山東省環保部門也相應做了監管和處罰,不過力度還是受到一定局限。

對于企業環境違法的處罰,環保部門能夠動用的手段有限,馬軍說,“魯抗醫藥今年就有7條違規記錄,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但企業依然在排污,顯然還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加大處罰力度。”

在解決企業環境污染問題上,具有“按日連續計罰”等強力手段的新《環境保護法》被給予厚望,其相關措施的落實情況值得關注。馬軍認為,近年來,環保部門對企業排污的執法監管在加強,但環保部門的執法常常受到地方政府干預,相關措施要嚴格執行下去并容易。

抗生素廢料處理成本高

“全世界抗生素基本上都在中國生產,原來國外都沒有這方面標準,他們也是因為處理不了才跑到中國來的。”一位醫藥行業從業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了解,抗生素的第一波大規模轉移是在上世紀80年代,彼時青霉素開始進入中國;第二波大規模轉移是上世紀90年代頭孢的轉移,經過這兩波轉移后,目前中國抗生素的產量幾乎供應了全世界的需求。

由于中國抗生素產量巨大,上述從業人士直言,一點污染也沒有誰也不會相信。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表示,從目前來看,由于環保要求提高,抗生素污染的現象雖然有,但已不是普遍現象,“抗生素的特性決定這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對水、電、氣要求比較大,從行業情況來看已經有比較大的改觀,比過去有長足進步。”

“要是完全按國家環保標準干的話,企業的生存可能最終就像歐洲的產業轉移一樣,這是遲早的事情。”一位接近魯抗醫藥的人士表示。在他看來,廢物處理的高成本也是制約企業的一個重要因素。

上述接近魯抗醫藥的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在抗生素在生產過程中,除了要處理廢水,菌渣是同樣需要處理的,但是目前環保法規要求廢渣一律焚燒,既不能作為廢料也不能作廢飼料。“這個處理成本高得使東部藥企沒法生產。”他向記者說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么轉移到國外、要么轉移到西部能源便宜的地方。

當記者問到此次魯抗醫藥排放抗生素污水是由哪一環節出現問題時,該人士表示尚不知情。據其介紹,對廢水處理需要用到生物消耗的方法,使水中有機物含量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即便是達到標準再向外排,也不能保證一點抗生素都沒有,可能是違反標準向外排的,但是具體情況不了解。”

監管標準或更加嚴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企業對控制環保風險是有規定的,比如各個車間都會進行廢水清污分流,輕污水和濃污水進行分流,菌渣則需有資質的企業來處理。“輕、濃污水要去環保中心處理,沒有環保中心的企業的就要去工藝園區由政府統一建的環保中心來處理,但是要分清哪些是輕污水、哪些是濃污水。”上述醫藥從業人士告訴記者。

據其介紹,車間里面要求進行清污分流,不允許有地漏,否則有可能注進污水,而為了防止地漏,車間工人需要定期檢查下水管道。該人士向記者表示,污水從車間進入地漏的可能性不會太大,“主要是環保中心那一塊,由于他們的廢水污染含量是比較高的,一旦他們出現問題,造成的污染是比較大的。”他向記者說道。

另外,上述接近魯抗醫藥的人士表示,有些小的醫藥企業會統一使用政府建的環保中心,但魯抗醫藥有自己的環保公司,廢水是交由該公司處理,各車間或公司出處理費用。

許銘向記者表示,各地的醫藥環保法規非常嚴格,環保方面在評比過程中也是一票否決制,企業只有嚴格按照環保標準,否則違反只能付出代價。“只會越來越嚴。”在談到未來環保法規建設時,他向記者指出。

對于未來如何控制環保風險,許銘表示,產品升級改造非常重要,原料可以做一些制劑污染就減少了,改善產品結構,另外也需要進行一定設備改造。“監管的最好辦法還是提升工人素質,提高環保意識。”上述醫藥從業人員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最新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 尹人香蕉综合网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mv | 在线a亚洲看片v电影 | 香港三日木三级少妇三级99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