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行業聚焦

每經網首頁 > 行業聚焦 > 正文

“一帶一路”開辟中企“走出去”新思路

2014-12-28 20:54:3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一帶一路”戰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它將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而成為我國對外戰略和企業商業戰略的有機結合。

2014年12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月度發布會上稱,“一帶一路”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布局,商務部作為負責外貿和對外合作的部門,目前在推動“一帶一路”方面有五個重點,首先就是按照中央總體部署,抓緊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4年12月20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更在第五屆財新峰會上,詳解了“一帶一路”戰略對國家、企業的意義以及如何促進 “一帶一路”戰略落實。

“一帶一路”的五重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對于投資來說意味著什么?

何亞非稱,新海上絲綢之路具有五重戰略意義。

一來可以彌補中國周邊安全的短版。“因為歷來我們周邊安全是一個問題,那么投資首先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何亞非說。

其次,絲綢之路設想主要是從區域一體化、經濟一體化和與周邊國家建立互聯互通為主的利益和命運共同體出發,把亞洲發展跟中國的發展結合起來。他認為,亞洲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亞洲的發展代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沿。

“第三個層面的戰略意義關乎全球治理跟區域治理。”何亞非說,特別是東方整個區域一體化和區域治理。

“第四個意義在于為中國經濟尋找一條出路。”何亞非說,中國經濟要發展就必須要走出去、必須跟周邊的經濟發展相結合。“我們提出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等。中國企業走出去自然要帶動人民幣區域化或者國際化的步伐加快。”

“最后一個意義我覺得對大國關系會有所幫助,特別是中美關系和中俄關系。”何亞非表示,“‘一路’建設涉及的中美關系,‘一帶’往西走主要是中俄戰略協作關系怎么促進。”

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先行

“一帶一路”建設中,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最重要的一步,建好基礎設施,才能帶來企業投資和人員的互通,“一帶一路”建設才能落到實處。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到2020年,東南亞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大概達到15000億美元,缺口達7000多億美元。

“許多華商在港口建設、物流、臨港經濟、基礎產業方面都有經驗,可以與中國的企業進行強強聯合。”何亞非重點推介了華僑的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大概有6000多萬華人華僑,在東南亞就有4200多萬人,占全球總數的68%。“他們的實力很強。我們初步統計全球華商的資產大概是5萬億美元,80%集中在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何亞非說,華商除了經濟實力雄厚還有文化上的優勢,兼通中外文化,“所以我們首先考慮利用華人華僑的優勢來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創造有利的條件。”

在區域金融合作方面,2012年的數據表明,東南亞的五大銀行里有3家是華人銀行。何亞非建議,發揮這些華商銀行的作用,推動這些國家參與中國所創辦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

此外,中國的過剩產能在東南亞正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因此向東南亞轉移有很大市場,可以為東南亞地區的經濟轉型和擴大就業創造條件。

何亞非還建議加強人文交流,因為投資要考慮社會環境。“東南亞的華人華僑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現在,全球大概有2萬多家華人學校(非孔子學院),東南亞是華人辦校辦得最好的。所以我想,通過華人學校達到人文交流的目的、傳播中華文化也是很有意義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周洲發自北京 “一帶一路”戰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它將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而成為我國對外戰略和企業商業戰略的有機結合。 2014年12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月度發布會上稱,“一帶一路”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布局,商務部作為負責外貿和對外合作的部門,目前在推動“一帶一路”方面有五個重點,首先就是按照中央總體部署,抓緊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2014年12月20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更在第五屆財新峰會上,詳解了“一帶一路”戰略對國家、企業的意義以及如何促進“一帶一路”戰略落實。 “一帶一路”的五重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對于投資來說意味著什么? 何亞非稱,新海上絲綢之路具有五重戰略意義。 一來可以彌補中國周邊安全的短版。“因為歷來我們周邊安全是一個問題,那么投資首先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何亞非說。 其次,絲綢之路設想主要是從區域一體化、經濟一體化和與周邊國家建立互聯互通為主的利益和命運共同體出發,把亞洲發展跟中國的發展結合起來。他認為,亞洲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亞洲的發展代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沿。 “第三個層面的戰略意義關乎全球治理跟區域治理。”何亞非說,特別是東方整個區域一體化和區域治理。 “第四個意義在于為中國經濟尋找一條出路。”何亞非說,中國經濟要發展就必須要走出去、必須跟周邊的經濟發展相結合。“我們提出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等。中國企業走出去自然要帶動人民幣區域化或者國際化的步伐加快。” “最后一個意義我覺得對大國關系會有所幫助,特別是中美關系和中俄關系。”何亞非表示,“‘一路’建設涉及的中美關系,‘一帶’往西走主要是中俄戰略協作關系怎么促進。” 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先行 “一帶一路”建設中,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最重要的一步,建好基礎設施,才能帶來企業投資和人員的互通,“一帶一路”建設才能落到實處。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到2020年,東南亞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大概達到15000億美元,缺口達7000多億美元。 “許多華商在港口建設、物流、臨港經濟、基礎產業方面都有經驗,可以與中國的企業進行強強聯合。”何亞非重點推介了華僑的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大概有6000多萬華人華僑,在東南亞就有4200多萬人,占全球總數的68%。“他們的實力很強。我們初步統計全球華商的資產大概是5萬億美元,80%集中在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何亞非說,華商除了經濟實力雄厚還有文化上的優勢,兼通中外文化,“所以我們首先考慮利用華人華僑的優勢來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創造有利的條件。” 在區域金融合作方面,2012年的數據表明,東南亞的五大銀行里有3家是華人銀行。何亞非建議,發揮這些華商銀行的作用,推動這些國家參與中國所創辦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 此外,中國的過剩產能在東南亞正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因此向東南亞轉移有很大市場,可以為東南亞地區的經濟轉型和擴大就業創造條件。 何亞非還建議加強人文交流,因為投資要考慮社會環境。“東南亞的華人華僑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現在,全球大概有2萬多家華人學校(非孔子學院),東南亞是華人辦校辦得最好的。所以我想,通過華人學校達到人文交流的目的、傳播中華文化也是很有意義的。”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