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4 00:59:0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二A股上漲,上證綜指漲0.19%至3235.30點,深綜指漲1.38%至1452.37點,成交大幅萎縮。從盤面看,券商、保險、銀行、地產等權重股大多表現不佳,小市值股、題材股表現較好,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上漲2.04%、1.71%。
消息面上,昨上午官方公布的2014年12月貿易數據利好。數據顯示,我國12月出口額同比增9.7%,優于預期的增6.8%;12月進口同比降2.4%,優于預期的降7.4%;12月貿易順差為496億美元。
昨券商股殺跌明顯,這使得主流的權重股氣氛變得凝重,進而襯托出小票的相對吸引力。券商股仍是大型券商領跌,中信證券收跌4.06%,兩天來已連續殺跌8%。
券商股下跌應有三個原因:一為這幾個月券商股漲幅超大;二為這幾天關于券商漲薪傳言漸多;三為央行遲遲未見松動貨幣動作。
就投資者而言,前期之所以大量購入券商股,正是看中了其營收及利潤大增。由于蛋糕就那么大,券商內部員工分了一部分利潤,那么券商股整體利潤自然就會消耗一部分,對此心理準備不足的投資者便作出了拋售反應。
就一般企業的經營來說,效益好了,自然就有機會為員工加薪,這是無可厚非的。筆者記得2011年許多券商是降薪的,因此現在加薪也正常。這些道理人人明白,但股市就是這么殘酷,很容易對未來可能的利潤損耗作出反應。
央行近期忽然顯得比較沉默,不過筆者認為降準應仍有機會,因央行向來愛出其不意。此外,當前的國際油價極低,這對物價應構成較大壓制,所以央行推出一些寬松舉措的顧慮可能較小。原本人民幣匯率可能是央行的顧慮之一,可最新公布的靚麗貿易數據已部分對沖了這種顧慮。
今日將真正進入新股擴容的壓力期,有包括萬達院線等熱門在內的10家新股發行,且周一及周二新股申購資金無法套用。對有心低吸的投資者來說,周三至周五為比較好的低吸機會。至于品種方面,應該并無特別講究,因權重股前期漲幅已大,而不少小票調整得相對充分,故目前多數個股的機會已比較均等。
操作方面,因下月9日期權就將上線交易,且未來申萬宏源證券可能也將掛牌,券商股不排除有炒作機會。小票和題材股方面,則應優先考慮超跌股,最好不要去追漲。另外,投資者亦不妨關注最近上市的新股,因最近許多新股漲停板個數已大幅減少,或有階段性的投機或投資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