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央行會否出其不意下調存款準備金?

證券時報 2015-01-29 11:33:12

按慣例,春節前央行會有數次大額逆回購,在此資金相對寬松之際,央行會否突然下調存款準備金?

證券時報記者 朱凱

按慣例,春節前央行會有數次大額逆回購,在此資金相對寬松之際,央行會否突然下調存款準備金?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四(1月22日)時隔1年重啟逆回購,同時公布了前期幾次中期借貸便利(MLF)等的操作情況,對市場資金預期形成了正面影響。本周二,央行再次實施逆回購,期限由首次時的7天擴展為7天和28天兩個期限,總量則由500億元微增至600億元。不出意外,今天進行逆回購操作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對于當前的流動性狀況,記者從市場交易人士那里了解到,與上周五相比,本周開始銀行間資金面始終處于均衡偏緊的態勢之中。即使是周二新增了600億元逆回購投放,但這一狀況并未改觀。由于市場總的氛圍是“不會降準”,因此“惜借”情緒占據上風。

實際上,央行希望的就是這樣。之所以貨幣當局的政策出臺要出其不意,其原因恰在于貨幣調控要兼顧金融與實體,如果當局的意圖為敏銳的“金融冒險者”全盤洞悉,那實體業者將更難從中得到實惠,從而干擾貨幣政策實施的最終效果,不利于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模糊的信號,至少不會形成一邊倒的市場預期,也就可以降低不確定事件發生的概率。

實際上,春節前實施逆回購操作在我國早有慣例。Wind資訊統計顯示,2014年全年僅有的4期逆回購總量為5250億元,均集中在1月下旬,也即“馬年春節”的前幾天;2013年全年43期逆回購滾動操作合計21490億元,但“蛇年春節”前3次的操作規模就已達到9600億元,占全年近45%。值得注意,2012年及前幾年的規律也與此類似。

也就是說,大額逆回購操作的重點更多在于春節這一臨時性資金需求。若要對今年“羊年春節”期間的操作進行預判,后續的逆回購規模無疑仍將繼續上升。而且,這一操作對于央行是否降準或降息,并無直接替代意義,逆回購終是一種短期操作,無法解決中長線的資金緊張問題。

不過,從“出其不意”的角度來看,在市場資金相對寬松之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恰是一個較好時機。從最新公布的去年12月份新增外匯占款數據看,出現了罕見的1183.65億元負增長,按照這一口徑統計的所謂“熱錢”流出,已達到9022億元以上,降準對沖似有必要。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网友在线亚洲专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三区 | 一区本道在线一区三区 | 天堂v亚洲国产v第一次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