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2-02 10:43:17
今年1月,“央媽”們無疑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角,不少國家央行陸續出臺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而與之相對的是全球貨幣市場劇烈動蕩。
證券時報記者吳家明
今年1月,“央媽”們無疑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角,不少國家央行陸續出臺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而與之相對的是全球貨幣市場劇烈動蕩。
最激進的央行:
俄羅斯和丹麥
在過去的1月里,究竟有哪些央行加入了“寬松俱樂部”?
在歐洲央行推出過萬億歐元的量化寬松前后,諸如瑞士、埃及、土耳其、印度、加拿大等央行紛紛降息應對,波蘭、英國、日本等央行則釋放進一步寬松信號。緊接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無法等到最新的議息會議,提前在上周意外降低新加坡元匯率政策的斜率,同時下調了該國通脹預估,旨在放慢新加坡元對一籃子貨幣的升值步伐,以應對通縮并提振經濟。
不過,在“降息俱樂部”里,最賣力的當屬丹麥和俄羅斯央行。丹麥央行今年的首次降息是在歐洲央行推出量化寬松之前,那時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推出量化寬松規模為5000億歐元。幾天后,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規模遠超預期,丹麥央行當天再次緊急降息。出乎意料的是,丹麥央行在上周四再次降息,將存款利率由-0.35%調降至-0.5%,這是丹麥央行兩周內第三次降息。
面對盧布的貶值趨勢,俄羅斯央行在去年年底連出狠招,更在一夜之間加息650個基點,令全球瞠目。不過,面對全球貨幣市場劇烈動蕩,俄羅斯央行也閑不住。上周五,俄羅斯央行意外將貨幣政策“大逆轉”,將基準利率從17%大幅下調至15%。而在本周,英國和印度央行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市場預期印度央行有可能再次降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