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3 00:50:2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俊明 李菲菲 發自西安
每經記者 李俊明 李菲菲 發自西安
在“一帶一路”的政策機遇下,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陜西、甘肅兩省的第三批自貿區爭奪頗具看點。
就以往自貿區獲批省市來看,均地處沿海,此次西北地區積極申報是基于怎樣的考慮?陜甘兩地誰更具申報資質?一個功能完備的自貿區需要完善哪些軟硬件設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事、西安交通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教授馮宗憲。
NBD:相較于沿海地區,在西北內陸地區設立自貿區有哪些限制條件?
馮宗憲:過去發展經濟我們要“沿海沿邊沿江”,此前自貿區獲批的地區都是沿海的,這也是西北內陸地區的限制所在。但不同地區開放條件、服務對象、輻射領域有所區別。比如上海自貿區主要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接,福建主要是連接海峽兩岸,廣東主要是面向粵港澳地區,而在西北設立自貿區可以輻射中亞等國家地區。
NBD:僅就陜甘兩地而言,哪個省份更有可能獲批第三批自貿區?
馮宗憲:陜西的優勢更為充分。陜西是西北各省中GDP最大的,陜西的歷史地位也是周邊地區難以比擬的。此外,設立自貿區需要考慮當地區位條件、產業優勢、資源稟賦、教育條件等指標,在這些條件上,甘肅也無法與陜西抗衡。
具體來看,西安已有幾個綜合保稅區獲批,包括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咸新區、高新開發區等設施相對完善的地區使其更具競爭力。
不過,自貿區的設立是國家的戰略安排。國家更多會考慮設立地區對周邊經濟的帶動效應。甘肅也有其優勢所在。
NBD:倘若自貿區花落西安,此前西安在選址上也有頗多爭議,您有什么看法?
馮宗憲:我也看到了相關報道,爭議主要是國際港務區、西咸新區和高技術開發區三個地區的選擇上。事實上這肯定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只有統一起來才能發揮綜合優勢,只放到一個地方不涉及其他區域也不可能。
根據以往的設計經驗,很有可能是將這幾個地區統一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這樣更容易突出優勢,也可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NBD:對西北地區而言,建設功能備完備的自貿區還存在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馮宗憲: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設,必須要有一種先行先試的精神,比別人先走一步更有助于自貿區的申請。內陸內貿區的建設必然不能遵循沿海地區統一的模式,需要探索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在這點上是沒有先例的。內陸自貿區甚至可能需要更開放的制度設計。
除此之外還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包括經濟、能源、道路等方面的互聯互通。這是前提,下一步就是如何更好地實現便利化,真正實現從硬件到軟件上的相互貫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