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01:10:2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叢剛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叢剛 發自北京
在中國豪華車市場降溫,部分品牌銷量增幅收窄的背景下,2014年,奔馳品牌在華銷量增幅近三成,實現了高于對手的增長速度。
日前,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倪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奔馳在華的整體業績還是非常好的,銷量同比增長達到30%左右?!?/p>
奔馳去年在華高速增長,一個重要推動力是新產品的引入。據了解,去年奔馳在華先后推出了11款全新或升級的產品,隨著新產品的推出,奔馳在華的年輕化戰略已經初顯成效,國產車型在奔馳在華銷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已超過5成。
不僅如此,據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李宏鵬介紹,去年,奔馳在華不僅完成了全年網絡布局計劃,而且新覆蓋的53個城市均屬于三線四線城市。
2015年,新產品仍將成為助力奔馳銷量增長的重要策略。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營銷執行副總裁段建軍透露:“今年,奔馳在華將繼續推出超過15款新產品?!?/p>
此外,奔馳在華還計劃更好地處理經銷商和廠家之間關系,這些都將成為今年實現30萬輛既定目標的重要動力。
國產車型銷量占比55%/
在華走過銷量低迷期的奔馳,去年迎來了產品大年。
從去年6月開始,隨著S320陸續在終端開售,奔馳S級車型得到進一步豐富,銷量實現快速增長。奔馳方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S級車型的銷量同比增幅達到近37%。
不僅如此,段建軍表示,“根據我們的統計,從2014年8月到年底,在三大德系汽車廠商里,奔馳S級上牌量占據D級車51%的市場份額?!?/p>
2014年8月底,奔馳在華的戰略車型——全新長軸距C級車正式推向市場。隨著這款車的推出,去年,其國產車型的銷量增長已經接近30%,達到29%,國產車型在奔馳在華銷量中的占比也提升至55%。
去年10月,奔馳在華推出了緊湊級SUV車型GLA,在這款車的助力下,去年奔馳SUV車型在華的銷量實現了同比36%的增幅,同時該款車還進一步豐富了奔馳在華的緊湊級車型陣容,此類車型的在華增幅也達到37%。 值得關注的是,奔馳S級和緊湊型車都取得了37%的增長,并成為奔馳陣營增長最快的兩個細分市場區間。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表明奔馳在堅守品牌高地的同時,也積極推動年輕化戰略,并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在新車型帶動銷量增長的同時,更加符合中國消費趨勢的網絡布局也成為奔馳在華銷量增長的重要支柱。
據李宏鵬介紹,截至2014年,奔馳在華的經銷商數量已經達到447家。去年,奔馳在華開業的新網點數量達到了106家,超過了之前新建100個經銷商網點的規劃?!疤貏e值得一提的是,新覆蓋的53個城市均屬于三四線城市。”
李宏鵬進一步指出,“以往三四五線城市可能并不是我們的銷售重點,但是未來市場增量很有可能來自于這些新興市場?!?/p>
在新車和經銷商網絡的雙輪驅動之下,去年奔馳在華累計銷售新車27.02萬輛(不含smart),同比增長28%,增幅超過了來自德國的對手——寶馬和奧迪。去年,寶馬(包括MINI)在華共銷售新車45.5萬,增長16.7%;奧迪在華銷售57.89萬輛,同比增長17.7%。
今年銷量欲破30萬輛/
雖然我國豪華車市場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呈現增幅放緩跡象,但站在2014年高增長的基礎上,對于完成今年既定的30萬輛銷售目標,倪愷似乎并沒有感受到壓力。
倪愷表示,“憑借全面的產品攻勢與更多強大的細分市場車型強勁的市場表現,對于2015年全年銷量超越30萬輛,我們非常有信心?!?/p>
段建軍則透露:“2015年,奔馳在華將繼續保持強大的產品攻勢,會推出超過15款新車型?!?/p>
在國產車型方面,已經在去年以進口車方式進入中國銷售的GLA,將在今年二季度以國產車的形式上市;C級車也將迎來更多全新版本,這無疑將進一步提升國產車型在奔馳在華銷量中的比重。倪愷曾表示,“2015年,奔馳在華的國產車占比將達到三分之二。”
在進口車方面,已經在去年廣州車展上實現首發的梅賽德斯-邁巴赫S600和S4004MATIC車型將正式上市;全新一代smart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梅賽德斯-AMGGT也將在今年正式發布。
不僅如此,面對2014年底不少品牌經銷商因新車銷售虧損,“揭竿而起”向汽車生產企業索要補貼的問題,奔馳在經銷商網絡建設方面的態度也已經轉變。
李宏鵬表示,“我們的態度已經轉變,考慮到品牌、環境等因素,我們未來要建立有較強盈利能力的經銷網絡,為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投資的規模和投資回報的周期都要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實際上,早在2014年,奔馳為和經銷商保持溝通,就已成立了奔馳戰略經銷商俱樂部,通過與俱樂部內經銷商溝通來更好地了解市場和經銷商的需求。據了解,這一俱樂部包括15家戰略經銷商,網絡覆蓋面達到70%,銷量占比超過70%。
由此來看,不論是新產品引入,還是廠家和經銷商關系的進一步調整,都將成為奔馳今年銷量實現甚至突破30萬輛銷售目標的重要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