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2-28 21:52:03
作為一家安防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視的名字在昨日(2月27日)被爆出“監控設備存在巨大安全隱患,部分設備已被境外IP控制”以前,對多數公眾而言似乎還很陌生。
每經記者 趙娜 發自北京
作為一家安防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視的名字在昨日(2月27日)被爆出“監控設備存在巨大安全隱患,部分設備已被境外IP控制”以前,對多數公眾而言似乎還很陌生。
公開資料顯示,海康威視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青藏鐵路、公安系統等重大安保項目中都有應用。當然這些基本被傳遍,一個相對冷門的信息是,這家公司早在2012年已開始進入互聯網民用業務市場。
記者留意到,通過旗下定位安全生活業務的品牌“螢石”,海康威視和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樂視等均有不同的合作,合作維度主要涉及硬件定制、雙品牌合作、智能硬件對接和云平臺對接等。
螢石官網信息顯示,其“為家庭、個人和小微企業用戶提供可視化安全為基礎的關愛、溝通和分享服務,”現有業務包括螢石云視頻APP、螢石云視頻服務平臺和系列互聯網產品。所售產品有攝像機、視頻盒子、報警盒子等。
具體來看,去年下半年,海康威視攜手互聯網企業的動作頻頻:先是成為首家接入微信的智能視頻服務商;其后,與阿里云計算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稱將就云計算、物聯網云智能等方面展開合作,并共同推動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家庭監控、個人安全生活以及平安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應用;10月,宣布將與百度聯合發布采用“百度云?螢石”雙品牌的智能視頻攝像機。
安防領域的龍頭企業,為何如此密集的“擁抱”互聯網?海康威視副總裁、螢石CEO蔣海清此前接受新華網采訪稱,作為一家傳統的監控產品供應商,海康威視將加大向互聯網的轉型,與BAT的合作主要意在完善產業鏈。而螢石云業務的發展目標,是在2015年實現千萬級用戶規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后發現,2014年9月,海康威視曾發布公告稱,預計以總投資不超過16億元建公司互聯網安防產業基地。
這份《關于新建海康威視互聯網安防產業基地項目的公告》里,海康威視提到:公司人員總數已超1萬人,其中研發人員的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與此同時,“公司民用互聯網業務剛剛起步,未來幾年預計人員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18年,公司研發辦公及民用互聯網業務總人數將超過1萬人”。
群益證券此前認為,海康威視近年來重點打造“螢石”平臺,攜同阿里、騰訊、樂視等互聯網巨頭形成云資源B2C體系。“公司螢石平臺產品云端化、家庭化、個性化趨勢明顯,轉型B2C效果良好,將成為新的看點。”
而海康威視在《2014年半年度報告》中明確表示,要把視頻圖像智能分析、云存儲、云計算、大數據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發展提高到戰略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視先后選擇與擁有各自生態體系的BAT合作,但對這些巨頭而言,海康威視或僅是眾多生態鏈合作伙伴上的其中一個,集團層面難有影響顯現。而對海康威視來說,發展民用互聯網業務需要通過廣結聯盟做乘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