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3-04 00:46:58
繼養老金“雙軌制”破局之后,就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夕,延遲退休又踏出實質一步。
每經編輯 張敬偉
◎張敬偉
過去幾年,延遲退休和養老金“雙軌制”都是熱點話題,更是“兩會”代表和委員們熱議的焦點。在輿論和民意推動之下,繼養老金“雙軌制”破局之后,就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夕,延遲退休又踏出實質一步。
根據中組部、人社部發出的通知,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干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可年滿60周歲退休,也可由本人提出申請55歲自愿退休。該通知自3月1日起執行。
雖然僅僅涉及女性處級干部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但延遲退休正式開始探路而行,并且確實如預期一般是在遵循漸進式延退的方式。這意味著,討論延遲退休是否必要已無意義,關注的焦點應該轉到彌合分歧和凝聚共識,就延退退休年齡的“時機選擇、節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監督實施”(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語)進行研究。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多次強調,延遲退休方案將在2020年前出臺。按照時間表,我們還有5年多的時間,去吸納各方面意見,讓各基層利益充分博弈,以漸進式的探路來尋求突破。
眾所周知,老齡社會的提前到來,使中國面臨未富先老的尷尬。養老金“雙軌制”的不公待遇,不僅造成在職職工待遇的不公,更延至退休后晚景生活的差異。加之社會保障制度的不盡完善,以及養老金缺口的不確定性(官方與民間有多種版本),都決定了必須要有相應的策略以破解一攬子難題。
如果說完善社保制度、解決養老金“雙軌制”和實現多元化養老是少有爭議的解決之道,延遲退休之策則充滿爭議。因為此舉在解決養老金缺口和緩解老齡社會難題的同時,也會滋生很多矛盾。
首先,對于吃財政飯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尤其是一些官員,延遲退休可延長其政治待遇和享有更多資源,延遲退休符合其利益訴求。對于普通職工尤其是體力勞動者,他們延遲退休的愿景不強,其渴求的是養老公平和養老金的豐厚。
即使在兩種職場群體內部,也存在個體利益訴求的差異——機關事業單位內部進步空間不大、身體有病的人也不希望延遲退休,甚至希望提前退休;相反,企業職工內部也有人對延遲退休充滿期待。
此外,延遲退休客觀上也減少了年輕人就業、創業和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機會,最起碼是打亂了他們的發展節奏,壓縮了他們的發展空間。
由于養老保險的資金池以往存在掛一漏萬的結構缺失,還有存量多寡的時間差,延遲退休也不能徹底解決養老金缺口的頑疾,只是延緩了養老金支付的時間。
單就延遲退休而言,這是一項爭議頗多、各方利益訴求較難平衡的命題。若無其他改革舉措跟進,急切實施延遲退休,將會導致各階層博弈紊亂,滋生怨氣。因而,延遲退休不是單方靈藥,要靠復方施治才能取得好效果。
如此,延遲退休方案出臺才會有多年的緩沖期(2020年前)。在緩沖期內,一些破解公平難題的配套改革將開始執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養老金“雙軌合一”,全民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落地,官與民、在職與退休待遇逐步實現內涵公平。這意味著至少從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層面,有助于讓弱勢群體心氣平和,可望減少戾氣和嗆聲。
伴隨著社保繳費率降低、民生稅負減輕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特別是養老金增值保值渠道越來越多,延遲退休產生的利益爭吵會越來越少。盡管如此,延遲退休仍應漸進而行,通過有序和可控的漸進式探路,且行且聽且平衡各方的利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