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藍思科技是不是創業板中的中石油?

每經網 2015-03-09 19:30:36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編者按)曾幾何時,中國石油是何等風光無限,2007年在A股的上市轟動全球。

細數往昔,彼時的A股正值歷史巔峰,中國石油上市之日,也恰好是上證指數6000點歷史高位之際,市場人氣爆棚。毫無疑問,中國石油可是天時、地利、人和均占有,上市首日,其股價暴漲160%,隨即成為上證綜指第一大權重股,而其總市值也同時超過各路豪強,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今,創業板已展現出當年主板牛市之氣,指數已攀升至2000點附近,處于歷史高峰。與此同時,創業板也即將迎來屬于自己的“中國石油”,體量龐大的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橫空出世,今日(3月10日)該股便要進行開啟網上發行工作。

未見其人,已聞其聲!雖還未正式上市發行,但憑借著超過100億元的營收金額、超過10億元的凈利潤等6大項指標,藍思科技已是技驚四座,強勢刷新了創業板的歷史記錄。事實上,中國石油之于主板市場,藍思科技之于創業板,相對各自所屬板塊來講,兩者皆擁有眾多相似之處。

那么,藍思科技是不是真的堪稱創業板的“中國石油”呢?解答這個問題,也許只有未來的市場方能給予答案,因為它們尚不確定的就是只剩下上市后的走勢。(唐強)

 

 

 

 

                  (一)A股指數暴漲后  屢迎來“大盤股”

                                每經記者 余強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句詞用來形容2014年末的A股市場行情再好不過。在金融股的帶領下,低迷許久的藍籌股開始復蘇,大盤指數當然不甘落后,從2400點一路飆升1000點,直逼3478點的高位,甚至有搖旗吶喊者高呼10000點不是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每當A股大盤指數處于高點之際,眾多大盤股則紛紛選擇乘機上市。如今,創業板板指數高居2000點之巔,而板塊“巨無霸”藍思科技也即將上市發行。

 

                       中石油踩高點上市

事實證明,隨著對于監管機構對券商兩融業務的整頓等,A股這頭“瘋牛”迅速慢了下來,而多空力量則進入僵持階段,上證指數也一直在3300點左右徘徊。你方唱罷我登場,在主板調整之際,中小板以及創業板開始新一輪的上漲,不少還未上市的“巨無霸”企業也是整裝待發,準備在此時登陸資本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為瘋狂的2007年,指數直奔6000點之時,眾多“中”字頭公司紛紛選擇上市。而最為震撼的當屬中石油登陸A股市場,其募集的資金數目在現在看來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

頭頂“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光環,中石油登陸A股市場引發了全球矚目,對A股市場造成的震撼令投資者印象深刻:發行前投資者拋股申購令股市大幅震蕩;中石油網上發行申購款為2.57萬億元,網下申購款為0.799萬億元,凍結資金總計3.37萬億元。上市前兩個交易日深滬股市大跌,有分析認為與中石油即將上市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石油于2007年11月5日登陸上交所,雖然6124點歷史最高位已經過去,但是當時上證指數位于5700點左右,仍處于當時牛市的頂峰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上市的“巨無霸”可不止中石油一家,中國神華(601088)、建設銀行(601939)以及交通銀行(601328)等紛紛選擇在A股上市,其上市之時市場均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中小板、創業板迎“大股”

俗話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在主板進入調整期時,上輪行情中稍顯落寞的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則開始復蘇,一路走高。在去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中小板開始震蕩,一直持續到12月底中小板再次重拾上漲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券商巨頭的國信證券(002736)選擇在12月29日上市,一連收獲12個漲停。不僅股價翻了兩番,且當時其總市值超越平安銀行(000001),成為深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第一股,整個券商股中其也高居第三。

此外,創業板指數也與中小板指數齊頭并進,一舉突破2000點。在即將登陸創業板的企業中,藍思科技格外引人注目,其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業績,即便放入主板市場也毫不遜色。更有投資者驚呼其為“創業板的中石油”。

 

 

                    (二)藍思科技像不像中石油?

                             每經記者 李琴

 


即將上市的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究竟與中石油有幾分相像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二者的上市規模、發行價格、市場表現、企業體制等多方面對比,希望能夠探究兩者的相同與不同。

 

有那么一些相像的地方:


股本規模:

中國石油擬發行40億A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830.21億股,其中A股不超過1619.22億股。

藍思科技此次擬發行6736萬股,發行后總股本6.73億股。

需要指出的是,二者發行規模均位列所屬板塊前茅。


發行價格:

中國石油發行價為16.70元,與當年上市的大盤股建設銀行(601939)中海集運(601866)等相比,中國石油的發行價偏高。

藍思科技發行價格22.99元/股,在創業板市值排行榜前列的樂視網(300104)、華誼兄弟(300027)基本持平。


市值規模:

中國石油上市首日(2007年11月5日)股價大幅高開,開盤價48.6元,較發行價漲191.02%,收盤報43.96元漲163.23%,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藍思科技上市后,發行價格22.99元/股,按照上市首日上漲44%,以及2015年以來創業板新股平均10個漲停板計算,藍思科技股價將達到85.74元/股,市值高達577.03億元,逼近創業板總市值第一位。

二者都是所屬板塊的市值規模的龍頭公司。


市場評價:

中國石油上市前好評如潮,券商紛紛給予推薦。其中,中金認為中國石油將成為與國際超大公司比肩的石油巨人。

藍思科技此次上市也受到了券商青睞,興業證券認為,公司是全球視窗保護玻璃主要供應商,視窗玻璃保護屏滲透率將隨著智能終端占比的提升而提升,藍思科技業績有望在未來保持高增長。此外,還有眾多券商看好該股,并給予推薦。

整體來看,市場均對二者上市寄予厚望。


歷史業績:

中國石油上市以來,2007年到2013年營業收入由8363.53億元上漲至22581.24億元,累計上漲了170%;同期凈利潤由1458.67億下降至1295.77億元,累計下跌了11.67%;期間公司股價由上市首日一路下跌,截止昨日收盤累計下跌76.57%。

與中國石油相似的是,藍思科技在上市前藍思科技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1.63億元、133.52億元、144.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61%、8.58%;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19.99億元、24.44億元、11.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77%、-51.85%。目前,藍思科技預計2015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億元至4.5億元,增長幅度為35%至55%。

數據表明,與中國石油相似,藍思科技在上市前藍思科技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

 

不太相像的地方:


雖然,中國石油和藍思科技二者均為所屬板塊的巨無霸,盈利能力等多項指標刷新了板塊記錄,但是二者又存在諸多差別。

行業方面:

中國石油屬于我國能源壟斷行業,受市場波動相對較小,盈利能力強。

相比之下,藍思科技屬于完全市場化競爭的行業,盈利能力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 


體制方面:

國企制度下的中國石油,員工薪酬偏低,董事長周吉平年薪為121.20萬元。此外,中國石油未推行員工持股計劃。

而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2014年的薪酬高達1036萬元。藍思科技員工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此外,發行后周群飛夫婦仍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89.18%的股份,持股因素為公司后續發展提供了動力。


估值方面:

中國石油首發市盈率為22.44倍,目前估值僅為15.6倍,由此可見,在2007年那個牛市階段,市場明顯高估了此類大盤股的合理價值。

藍思科技首發市盈率為22.98倍,明顯低于所屬行業平均市盈率50多倍。

 

 

                         

                    (三)藍思科技上市日 就是創業板見頂之時?

                                每經記者 唐強

遙想當年的中國石油(601857),在上市之前為眾投資者帶來了無限的憧憬,而在其上市之后卻著實釀造了噩夢般的苦果。眾所周知,備受追捧的中國石油上市后便一蹶不振,不僅自身股價數度腰斬,而且當時大盤也伴隨其坍塌。

回望此役,堪稱一場極其悲劇性的“事故”,后悔不及為時已晚矣。而如今,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又將迎風到來,兩只個股上市之初所處地位,所處環境均有類似之處,那么創業板是否就此見頂呢?

 

 

                        “難以恢復出廠設置”

時間回溯到2007年11月份,在萬眾矚目之下,作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國石油隆重登陸A股市場。其中,中國石油發行價格敲定為16.7元/股,對應的市盈率為22.44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石油是于2007年11月5日登陸A股市場的,從現在來看,當時的A股正處于歷史頂點,上證指數還是6000點高位。隨著中國石油的上市,憑借著良好的業績和預期,該股迎得市場資金瘋狂追逐。

上市首日,蓄力已久的中國石油開盤便拉升187.43%,股價提升至48.60元/股。幾經震蕩后,中國石油當日收于43.99元/全天漲幅超過160%。面對如此靚麗表現,當時相信沒有誰不看好中國石油,市場紛紛猜測它將有望占據“百元股”的一席之地。

套用一句電影臺詞,“猜中了開頭,卻沒能猜中結局。”現在,據中國石油上市已經過去8年時間,而其股價卻再也沒能恢復出廠設置。

目前,中國石油股價已從40多元跌至10元附近,曾經的48元/股孤零零的懸掛在“天上”。過去的8年間,中國石油總市值從上市首日收盤時約7.5萬億元(A+H股)降至如今不到1.9萬億元(A+H股),區間跌幅超過70%。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實際上,回不去的除了中國石油以外,A股大盤同樣陷入長期的深淵之中。2007年10月至今,滬深兩市綿綿陰跌數年,上證指數更從6124點的歷史最高峰滑落至3200點一線,整體下跌50%。

 

                       創業板見頂聲四起

明日(3月10日),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就將正在發行,待其上市后將成為創業板的超級“巨無霸”。

實際上,藍思科技也是來“刷數據”的,與現有創業板公司相比,藍思科技在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總額等多個方面均冠絕群雄。如今,不論是從發行規模對比,還是從發行時的市場等情況來看,藍思科技的此次IPO就與當年中國石油的情形極為相似,創業板的“中國石油”呼之欲出。

既然熟悉的場景再次出現,那么創業板指數會不會走出同樣的步數,緊跟當年大盤指數走低?

其實,目前在中小板和創業板接連沖高的背后,同樣隱含了估值過高的隱憂。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在80倍左右,而滬市主板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6倍。上周五,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出現跳水,分別下跌2.37%和3.15%。

對此,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嫡認為,其實這一次創業板的接連上漲,就是對這次兩會期間對新興產業支持政策的一個反映。雖然創業板上周突破了2000點,但整數點位的意義其實并不大,目前估值都已經這么貴了,誰還愿意買?現在創業板面臨著重重壓力,包括深港通的臨近以及兩會利好預期的兌現等。

此外,深圳挺浩投資總經理康浩平表示,其實歷史經驗表明,大盤在重大會議時經常出現下跌。利好兌現,預期落空等都可能導致下跌。上周五,創業板的下跌可能還是跟它目前估值太高有關系,過高的估值引來市場對結構性泡沫的擔憂。

 

 

 

 

 

 

 

 

 

 

 

 

責編 趙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編者按)曾幾何時,中國石油是何等風光無限,2007年在A股的上市轟動全球。 細數往昔,彼時的A股正值歷史巔峰,中國石油上市之日,也恰好是上證指數6000點歷史高位之際,市場人氣爆棚。毫無疑問,中國石油可是天時、地利、人和均占有,上市首日,其股價暴漲160%,隨即成為上證綜指第一大權重股,而其總市值也同時超過各路豪強,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今,創業板已展現出當年主板牛市之氣,指數已攀升至2000點附近,處于歷史高峰。與此同時,創業板也即將迎來屬于自己的“中國石油”,體量龐大的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橫空出世,今日(3月10日)該股便要進行開啟網上發行工作。 未見其人,已聞其聲!雖還未正式上市發行,但憑借著超過100億元的營收金額、超過10億元的凈利潤等6大項指標,藍思科技已是技驚四座,強勢刷新了創業板的歷史記錄。事實上,中國石油之于主板市場,藍思科技之于創業板,相對各自所屬板塊來講,兩者皆擁有眾多相似之處。 那么,藍思科技是不是真的堪稱創業板的“中國石油”呢?解答這個問題,也許只有未來的市場方能給予答案,因為它們尚不確定的就是只剩下上市后的走勢。(唐強) (一)A股指數暴漲后屢迎來“大盤股” 每經記者余強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句詞用來形容2014年末的A股市場行情再好不過。在金融股的帶領下,低迷許久的藍籌股開始復蘇,大盤指數當然不甘落后,從2400點一路飆升1000點,直逼3478點的高位,甚至有搖旗吶喊者高呼10000點不是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每當A股大盤指數處于高點之際,眾多大盤股則紛紛選擇乘機上市。如今,創業板板指數高居2000點之巔,而板塊“巨無霸”藍思科技也即將上市發行。 中石油踩高點上市 事實證明,隨著對于監管機構對券商兩融業務的整頓等,A股這頭“瘋牛”迅速慢了下來,而多空力量則進入僵持階段,上證指數也一直在3300點左右徘徊。你方唱罷我登場,在主板調整之際,中小板以及創業板開始新一輪的上漲,不少還未上市的“巨無霸”企業也是整裝待發,準備在此時登陸資本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為瘋狂的2007年,指數直奔6000點之時,眾多“中”字頭公司紛紛選擇上市。而最為震撼的當屬中石油登陸A股市場,其募集的資金數目在現在看來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 頭頂“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光環,中石油登陸A股市場引發了全球矚目,對A股市場造成的震撼令投資者印象深刻:發行前投資者拋股申購令股市大幅震蕩;中石油網上發行申購款為2.57萬億元,網下申購款為0.799萬億元,凍結資金總計3.37萬億元。上市前兩個交易日深滬股市大跌,有分析認為與中石油即將上市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石油于2007年11月5日登陸上交所,雖然6124點歷史最高位已經過去,但是當時上證指數位于5700點左右,仍處于當時牛市的頂峰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上市的“巨無霸”可不止中石油一家,中國神華(601088)、建設銀行(601939)以及交通銀行(601328)等紛紛選擇在A股上市,其上市之時市場均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中小板、創業板迎“大股” 俗話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在主板進入調整期時,上輪行情中稍顯落寞的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則開始復蘇,一路走高。在去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中小板開始震蕩,一直持續到12月底中小板再次重拾上漲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券商巨頭的國信證券(002736)選擇在12月29日上市,一連收獲12個漲停。不僅股價翻了兩番,且當時其總市值超越平安銀行(000001),成為深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第一股,整個券商股中其也高居第三。 此外,創業板指數也與中小板指數齊頭并進,一舉突破2000點。在即將登陸創業板的企業中,藍思科技格外引人注目,其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業績,即便放入主板市場也毫不遜色。更有投資者驚呼其為“創業板的中石油”。 (二)藍思科技像不像中石油? 每經記者李琴 即將上市的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究竟與中石油有幾分相像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二者的上市規模、發行價格、市場表現、企業體制等多方面對比,希望能夠探究兩者的相同與不同。 有那么一些相像的地方: 股本規模: 中國石油擬發行40億A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830.21億股,其中A股不超過1619.22億股。 藍思科技此次擬發行6736萬股,發行后總股本6.73億股。 需要指出的是,二者發行規模均位列所屬板塊前茅。 發行價格: 中國石油發行價為16.70元,與當年上市的大盤股建設銀行(601939)中海集運(601866)等相比,中國石油的發行價偏高。 藍思科技發行價格22.99元/股,在創業板市值排行榜前列的樂視網(300104)、華誼兄弟(300027)基本持平。 市值規模: 中國石油上市首日(2007年11月5日)股價大幅高開,開盤價48.6元,較發行價漲191.02%,收盤報43.96元漲163.23%,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藍思科技上市后,發行價格22.99元/股,按照上市首日上漲44%,以及2015年以來創業板新股平均10個漲停板計算,藍思科技股價將達到85.74元/股,市值高達577.03億元,逼近創業板總市值第一位。 二者都是所屬板塊的市值規模的龍頭公司。 市場評價: 中國石油上市前好評如潮,券商紛紛給予推薦。其中,中金認為中國石油將成為與國際超大公司比肩的石油巨人。 藍思科技此次上市也受到了券商青睞,興業證券認為,公司是全球視窗保護玻璃主要供應商,視窗玻璃保護屏滲透率將隨著智能終端占比的提升而提升,藍思科技業績有望在未來保持高增長。此外,還有眾多券商看好該股,并給予推薦。 整體來看,市場均對二者上市寄予厚望。 歷史業績: 中國石油上市以來,2007年到2013年營業收入由8363.53億元上漲至22581.24億元,累計上漲了170%;同期凈利潤由1458.67億下降至1295.77億元,累計下跌了11.67%;期間公司股價由上市首日一路下跌,截止昨日收盤累計下跌76.57%。 與中國石油相似的是,藍思科技在上市前藍思科技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1.63億元、133.52億元、144.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61%、8.58%;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19.99億元、24.44億元、11.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77%、-51.85%。目前,藍思科技預計2015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億元至4.5億元,增長幅度為35%至55%。 數據表明,與中國石油相似,藍思科技在上市前藍思科技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 不太相像的地方: 雖然,中國石油和藍思科技二者均為所屬板塊的巨無霸,盈利能力等多項指標刷新了板塊記錄,但是二者又存在諸多差別。 行業方面: 中國石油屬于我國能源壟斷行業,受市場波動相對較小,盈利能力強。 相比之下,藍思科技屬于完全市場化競爭的行業,盈利能力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 體制方面: 國企制度下的中國石油,員工薪酬偏低,董事長周吉平年薪為121.20萬元。此外,中國石油未推行員工持股計劃。 而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2014年的薪酬高達1036萬元。藍思科技員工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此外,發行后周群飛夫婦仍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89.18%的股份,持股因素為公司后續發展提供了動力。 估值方面: 中國石油首發市盈率為22.44倍,目前估值僅為15.6倍,由此可見,在2007年那個牛市階段,市場明顯高估了此類大盤股的合理價值。 藍思科技首發市盈率為22.98倍,明顯低于所屬行業平均市盈率50多倍。 (三)藍思科技上市日就是創業板見頂之時? 每經記者唐強 遙想當年的中國石油(601857),在上市之前為眾投資者帶來了無限的憧憬,而在其上市之后卻著實釀造了噩夢般的苦果。眾所周知,備受追捧的中國石油上市后便一蹶不振,不僅自身股價數度腰斬,而且當時大盤也伴隨其坍塌。 回望此役,堪稱一場極其悲劇性的“事故”,后悔不及為時已晚矣。而如今,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又將迎風到來,兩只個股上市之初所處地位,所處環境均有類似之處,那么創業板是否就此見頂呢? “難以恢復出廠設置” 時間回溯到2007年11月份,在萬眾矚目之下,作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國石油隆重登陸A股市場。其中,中國石油發行價格敲定為16.7元/股,對應的市盈率為22.44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石油是于2007年11月5日登陸A股市場的,從現在來看,當時的A股正處于歷史頂點,上證指數還是6000點高位。隨著中國石油的上市,憑借著良好的業績和預期,該股迎得市場資金瘋狂追逐。 上市首日,蓄力已久的中國石油開盤便拉升187.43%,股價提升至48.60元/股。幾經震蕩后,中國石油當日收于43.99元/全天漲幅超過160%。面對如此靚麗表現,當時相信沒有誰不看好中國石油,市場紛紛猜測它將有望占據“百元股”的一席之地。 套用一句電影臺詞,“猜中了開頭,卻沒能猜中結局。”現在,據中國石油上市已經過去8年時間,而其股價卻再也沒能恢復出廠設置。 目前,中國石油股價已從40多元跌至10元附近,曾經的48元/股孤零零的懸掛在“天上”。過去的8年間,中國石油總市值從上市首日收盤時約7.5萬億元(A+H股)降至如今不到1.9萬億元(A+H股),區間跌幅超過70%。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實際上,回不去的除了中國石油以外,A股大盤同樣陷入長期的深淵之中。2007年10月至今,滬深兩市綿綿陰跌數年,上證指數更從6124點的歷史最高峰滑落至3200點一線,整體下跌50%。 創業板見頂聲四起 明日(3月10日),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就將正在發行,待其上市后將成為創業板的超級“巨無霸”。 實際上,藍思科技也是來“刷數據”的,與現有創業板公司相比,藍思科技在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總額等多個方面均冠絕群雄。如今,不論是從發行規模對比,還是從發行時的市場等情況來看,藍思科技的此次IPO就與當年中國石油的情形極為相似,創業板的“中國石油”呼之欲出。 既然熟悉的場景再次出現,那么創業板指數會不會走出同樣的步數,緊跟當年大盤指數走低? 其實,目前在中小板和創業板接連沖高的背后,同樣隱含了估值過高的隱憂。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在80倍左右,而滬市主板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6倍。上周五,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出現跳水,分別下跌2.37%和3.15%。 對此,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嫡認為,其實這一次創業板的接連上漲,就是對這次兩會期間對新興產業支持政策的一個反映。雖然創業板上周突破了2000點,但整數點位的意義其實并不大,目前估值都已經這么貴了,誰還愿意買?現在創業板面臨著重重壓力,包括深港通的臨近以及兩會利好預期的兌現等。 此外,深圳挺浩投資總經理康浩平表示,其實歷史經驗表明,大盤在重大會議時經常出現下跌。利好兌現,預期落空等都可能導致下跌。上周五,創業板的下跌可能還是跟它目前估值太高有關系,過高的估值引來市場對結構性泡沫的擔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视频一区日韩精品动漫 | 综合久久性色AⅤ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色鬼国产激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