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17 08:51:29
新近公布的經濟數據并無明顯起色,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美元繼續走強,全球資金回流美國的預期加強,近期市場上有關中國央行可能再次全面下調存準率的預測再度升溫,甚至有觀點認為,降準的時間點或在本月。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我所有的錢都在6.25(元左右)換成了美元。”最近,問及一位機構人士對匯率的看法,其如此表示。顯然,美國經濟恢復和美元走強不僅改變了投資者個人資產配置方案,也同樣給中國經濟和貨幣政策帶來了壓力。
全國“兩會”前后,一些新興國家紛紛降息,中國央行也在4個月內降息兩次,降準一次。然而,新近公布的經濟數據并無明顯起色,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美元繼續走強,全球資金回流美國的預期加強,近期市場上有關中國央行可能再次全面下調存準率的預測再度升溫,甚至有觀點認為,降準的時間點或在本月。
2月外匯占款或再降
據英國《金融時報》日前援引基金數據跟蹤機構EPFR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的一周,亞洲新興市場基金資金流出規模為24億美元,而一周前為流入3.38億美元。中國占資金流出規模的一大部分(13.5億美元)。
上周,美元指數快速突破100點,最終收于100.1452。韓國和俄羅斯央行分別宣布下調基準利率25個和100個基點,美元指數強勁導致更多新興市場央行加入降息行列。而繼續降息,又可能導致資金進一步撤離新興市場。
盡管央行高管在“兩會”期間的相關言論均否認有大規模資本外逃的情況,但就中國而言,今年1月份的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已經減少了逾1千億人民幣,而包括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在內的多家機構亦發表觀點認為,2月份的外匯占款或將再次減少千億左右的規模。
2014年以來,中國央行已通過一系列流動性調節工具來彌補因外匯占款減少的基礎貨幣投放,但進入今年2月以后,銀行間市場7天回購利率一路小幅上揚。
“緊平衡的流動性水平或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真正緩解還有待央行注入流動性。”一位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商業銀行現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仍處于高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降準預期再升溫
“穩經濟需要寬信用,經濟下滑期,私人部門的投資意愿自然收縮,此時需要地方政府主導穩增長,但地方財政收入減少,地方存量債務壓力較大,所以寬貨幣是寬信用的必須前提。無論是對沖外匯占款減少帶來的缺口,還是為寬信用鋪墊,二次降準并不遙遠。”中信建投證券近日的研報中表示,這也代表了一部分市場看法。
此外,從幫助經濟走出低谷的必要性角度來看,貨幣政策放松也在市場預期之中。如中金公司的研報認為,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反映當前經濟增長放緩,通縮風險上升,預計貨幣政策放松力度將繼續加碼,以對抗通縮風險。
外資投行的觀點也類似。3月16日,彭博消息稱,澳新銀行集團和安盛投資預計,中國央行本月就會迎來又一次存準率的下調,而巴克萊則認為,降準的時機會是未來數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