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3-18 16:21:34
2015年,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對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全新的選擇:創業,懷著夢想再度出發。邦地產獲悉,他選擇自主創業,試圖打造中國版的WeWork,這讓創業辦公社區這一新穎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
每經編輯 區家彥
“二房東”有了融資功能
從商業模式來看,WeWork的做法是先用折扣價格租下整層寫字樓,然后分拆成單獨的辦公空間,再租給愿意挨著辦公的創業型公司。單從這一點來看,WeWork與所謂的“二房東模式”并無區別。
但50億美元的超高估值表明,投資人并不認為WeWork是一家單純的房地產中介。除了辦公場地,WeWork還可以為這些創業型公司提供辦公家具、協作服務等,甚至成為創業項目的孵化器,這才是最為資本看重的地方。
在國內,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最有名的莫過于車庫咖啡。2011年,投行出身的蘇菂率先開辟了創業者和投資者的聚集辦公場地——車庫咖啡,每個創業者只需每天點一杯咖啡,就可以在這里享用一天的免費開放式辦公環境。據蘇菂說,3年間有400多個項目在車庫咖啡獲得投資,成功IPO的有3個項目。2014年,蘇菂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YOU+國際青年社區,意在打造整合了辦公室與公寓為一體的YOU+國際創業社區。
YOU+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劉洋向邦地產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創業者隊伍正在不斷壯大,近年來政府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支持創業,在最新出爐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更提出要推動大眾創業,可以預見,市場對創業辦公室的需求將出現爆發性增長。
國內到底有多少創業群體?具體數字難以統計。但根據騰訊開放平臺于去年11月公布的數據,僅該平臺的創業者人數就已達500萬,同比增長400%,其中二、三線城市創業者增長率超過200%,超過50%的創業者在25歲以下。
“不僅是創業者增多,天使投資者也在增多,他們也在思考如何能提高效率找到好的投資項目。”劉洋向記者表示,建立創業社區的目的不止是為創業者提供價廉物美的辦公環境,更大意義在于整合各類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所需的各種服務,甚至嫁接天使投資者,最終從單純的辦公室租賃,變為帶PE(風險投資)性質的創業項目孵化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