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3-19 07:35:40
新三板首批兩只指數昨日正式發布,截至收盤,三板成指下跌13.04點報1439.88點,跌幅為0.9%,三板做市上漲28.68點報1682.60點,漲幅為1.73%。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隨著指數的推進,公募基金正在積極準備新三板指數基金產品,信托、險資等也在靜待政策的放閘。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新三板將隨著市場發展和投資需求變化推出行業指數、公司規模指數等其他指數。并且,公募基金很快就可以到新三板投資,目前相關規則已經形成。此外,近日還將推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指數編制細則》。
各類型指數將陸續發布
在指數推出的首日,新三板市場共有345只股票出現成交,其中做市股票187只。相比三板成指這一功能性指數,市場各方更關注投資性指數三板做市的情況。據了解,做市股票中有10只股票單日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上,其中中海陽、先臨三維、優炫軟件領先,而漲跌幅方面,高衡力則大漲198.25%排名第一。
中信建投新三板做市部門負責人表示,三板指數的推出是新三板成熟化的標志,將引發越來越多的協議轉讓企業加快轉為做市轉讓以及加入成分股行列,但要吸引更多的資金和機構進場,還需要放開機構投資新三板的限制,編制出更多適合投資的指數,譬如行業指數、做市50指數等。
對此,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謝庚回應,新三板將根據市場統計管理與投資需求,陸續研發推出各類型指數,不斷豐富完善指數體系。
針對指數體系建設的主要方向,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介紹,將研究開發各行業指數、產業指數,對不同規模股票研究開發大型、中型、小型及其各種組合的規模指數,還有基于其他許多策略或風格偏好的指數等。
“同時,針對協議交易存在的突出問題,全國股轉公司要優化安排。”隋強表示,企業股本規模較小、流通股本比例較低會影響股票流動性和價格形成,這個問題一方面有掛牌企業發展階段、股東結構等客觀因素限制,另一方面也跟優化空間有關,全國股轉公司會有相應機制安排,會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進行優化改進,吸引機構投資者參與市場,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完善價格發現功能。
公募基金靜候入場
500萬的準入門檻將大部分個人投資者擋在了新三板的門外,但通過各類金融產品曲線入市,門檻大為降低,許多機構發行了門檻為100萬的私募產品或者公募專戶產品,這股追捧新三板的浪潮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招商基金、華夏基金、海富通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等公募基金通過子公司或是專戶渠道在新三板布局了相關產品。
據統計,今年前兩月,大概有60只與新三板有關的產品上市,產品總數已達到80多只,目前超八成的新三板基金處于盈利狀態,隨著3月份這波行情的到來,一些基金的最高浮盈甚至超過200%。
值得關注的是,公募基金公司直接投資新三板的政策還未放開。《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公募基金資產可投資范圍包括“上市交易的股票、債券和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一家大型券商的做市部門人士表示,新三板是場外證券發行交易市場,掛牌公司為非上市公眾公司,因此新三板股票應屬于“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所以,公募基金想要投資還需獲得監管層批準。
謝庚透露,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的政策很快就要落地,已經有一些市場機構著手準備基于三板指數的產品開發工作,據悉,南方基金已上報新三板公募產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