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03 09:51:21
4月2日,晨鳴紙業公告披露,擬用自有資金出資3億元參股上海中能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認購上海中能新增注冊資本30%的股份。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因造紙利潤持續收窄,選擇跨界的晨鳴紙業(000488,SZ),正全力打造金融第二主業試圖走出行業困境。
4月2日,晨鳴紙業公告披露,擬用自有資金出資3億元參股上海中能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中能),認購上海中能新增注冊資本30%的股份。
此外,晨鳴紙業擬用自有資金5000萬元作為有限合伙人,參與發起設立珠海德辰新三板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合伙企業)。
“公司涉足金融領域,始于去年下半年融資租賃與財務公司的運營。”晨鳴紙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舉在于尋找新的增長點。
斥資參與股權投資
在遭遇2014年營收與凈利潤雙滑后,晨鳴紙業開始在資本市場發力,并欲借此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4月2日,晨鳴紙業在公告中稱,公司擬用自有資金出資3億元參股上海中能,認購上海中能新增注冊資本30%的股份,進行資本市場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中能是集工、科、貿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民營企業,于2014年成功轉型進入資本市場并成功投資多家上市公司。
在晨鳴紙業增資后,上海中能的注冊資本將變更為10億元,上海中能法定代表人虞建明持股65%、公司持股30%、中國德力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
在晨鳴紙業看來,參股上海中能進行資本市場投資,能更好地推進公司多元化發展戰略,進一步拓寬公司業務范圍,從而最大程度地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晨鳴紙業4月2日同時披露,公司擬將參與發起設立基金企業,以此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開展股權投資和企業上市咨詢業務?! ?/p>
晨鳴紙業公告稱,擬以5000萬元作為有限合伙人與珠海啟辰星投資咨詢企業(普通合伙)、深圳前海南山金融發展
有限公司及張廣全合作發起設立合伙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披露上述兩項投資之前,作為國內造紙行業的龍頭,晨鳴紙業已在“互聯網金融”業務方面,率先展開公司的資本化運作。
2014年底,晨鳴紙業公布,擬通過全資附屬山東晨鳴融資租賃,以自有資金出資3600萬元,認購上海利得財富資產管理新增注冊資本的3%股份,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利得產業主要劃分為財富管理、基金銷售(互聯網金融)、資產管理三大產業板塊,其近兩年營業收入年增長為50%以上。
一位券商策略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參照造紙業利潤收窄的現實,從近期的投資策略來看,晨鳴紙業跨界重視金融,有明顯打造造紙業金融平臺的意圖。
金融布局現雛形
“公司涉足金融領域,始于去年下半年融資租賃與財務公司的運營。”晨鳴紙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舉在于尋找新的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晨鳴紙業2014年財務報告顯示,晨鳴紙業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91.01億元,同比下降6.31%,凈利潤雖達到5.05億元,但同比降低28.91%。
為走出行業困境,晨鳴紙業開始了多元化布局。作為公司涉足金融的第一步,晨鳴紙業將視角放在了自有資金的管理上。
2013年11月份,晨鳴紙業籌建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事宜獲中國銀監會批復,這標志著晨鳴紙業將正式介入金融領域,成為全國造紙行業第一家擁有財務公司的企業。
作為造紙行業的龍頭,公司旗下各公司在資金方面“長”“短”不均,部分公司資金閑置,而部分公司資金短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發展。
“財務公司就如一個財務管家,但這個管家不僅能管錢,還能賺錢。”晨鳴紙業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的資金管理,由簡單的“保管型”轉變為“運營型”。
前述券商策略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財務公司的運作,可實現資金的增值,通過資金及金融運作,財務公司未來能夠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如果說財務公司的成立,能夠提高晨鳴紙業自有資金的增值外,融資租賃公司的設立,則直接吹響了該造紙企業資本化投資的號角。
晨鳴紙業通過互動平臺表示,由全資子公司香港晨鳴投資設立的一家大型綜合性融資租賃公司,山東晨鳴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已于2014年7月正式營業。
3月26晚,晨鳴紙業發布公告宣布對其子公司晨鳴租賃增資50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后,晨鳴租賃的注冊資本將由之前的40.72億元變更為90.72億元,此規模在目前外資融資租賃公司中排名全國第一。
申萬宏源認為,增資后公司業務開展能力將大幅增強,利用晨鳴紙業境內強大資產實力,公司通過“內保外貸”獲得成本4~5%的境外資金,獲得約8%的息差。
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多元化布局拓寬產業鏈,不僅有利于融資成本持續降低,全力打造的金融第二主業,將成為晨鳴紙業新的利潤增長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