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12 10:40:30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采用會員制,下周將召開大數據交易商聯盟會議招募吸納會員單位,分為自營會員和中間經紀公司。目前已經有超過13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衛濤
每經記者 孫衛濤 發自北京
手握大數據的企業終于有了變現之道。
“大數據交易所已經通過了政府的各種審批,目前正在進行運營前的籌備工作。”昨日(4月11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裁王叁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正在做最后的籌備工作,預計將在5月份正式啟動運營。
據《貴陽日報》報道,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股東包括:貴陽陽光產權交易中心、九次方大數據公司、北京亞信數據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團代表——鄭州市迅捷貿易有限公司和貴陽移動金融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為5000萬元,總部擬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記者從王叁壽處了解到,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由貴陽國資控股,其中,貴陽陽光產權交易中心是國資背景,持股25%。
目前大數據產業正快速興起,不少手握大數據的企業希望可以將大數據進行交易,一方面獲取自己所需的大數據,另一方面可以將手中的大數據變現。
王叁壽說,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除提供大數據交易外,也提供與大數據交易相關的增值服務,包括大數據清洗建模分析服務、大數據定向采購服務和大數據平臺技術開發等服務。交易所的大數據交易以電子交易為主要形式,通過線上大數據交易系統,撮合客戶進行大數據的交易。
據了解,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采用會員制,下周將召開大數據交易商聯盟會議招募吸納會員單位,分為自營會員和中間經紀公司。目前已經有超過13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將成為發起單位和創始成員。“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預計,未來3~5年每天交易量達到100多億元。”王叁壽說道。
作為股東方之一,亞信科技公司政務信息化事業部副總經理武源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企業掌握的大數據沒有實現互聯互通,但是現在交易所提供了這樣一個對接和交易的平臺,大數據互聯互通之后產生的價值可以在各個行業激發出來,數據與數據的碰撞,將產生核聚變。
不過,對于大數據交易可能涉及隱私以及商業秘密泄露等問題,王叁壽強調稱,大數據交易所交易的不是底層的基礎數據,而是通過清洗建模出來的數據結果,因此完全不必擔心。而且,目前大數據交易所的所有交易環節都在法律法規和政府監管下進行,交易所也成立了專家委員會,不僅監管大數據來源的合法性,也對大數據購買后是否被濫用做了很多約束。
對于大數據交易所落戶貴州貴陽的原因,王叁壽表示,貴陽特殊的地形、氣候因素,溫度較為適宜,而且不適合發展化工、重工等產業,推進大數據產業的建設是時代大勢所趨。
除此之外,來自當地政府方面的大力推動亦是主要原因。據了解,今年初貴陽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力爭到2017年在貴陽市建成全球首個塊上集聚的大數據公共平臺,貴陽市大數據產業的總量規模突破2000億元。
事實上,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之前,國內外企業都在推動大數據的可交易。2014年2月20日,國內首個面向數據交易的產業組織——中關村大數據交易產業聯盟成立,同日,中關村數海大數據交易平臺啟動,定位大數據的交易服務平臺。
2013年,日本富士通公司宣布建立自己的“大數據”的交易市場“Data plaza”,用戶可以通過列表選擇需要的數據,如智能手機的位置信息進行下載,價格因數據量和內容不同而不同,一般在數萬到數千萬日元,此外還需要繳納每月數萬日元的會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