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7 00:36:5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上海
隨著廣汽集團旗下各個業務板塊產能今年進一步釋放,廣汽集團開始布局“十三五”發展戰略。
在近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廣汽集團產銷目標將突破300萬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僅日系、歐美兩個合資業務板塊要持續穩定發展,而且目前銷售規模相對較小的自主業務板塊也要全面發力。
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向記者透露,“目前廣汽乘用車第二工廠已經開工建設,將在明年正式投產。”根據廣汽集團的規劃,截至2020年,廣汽乘用車的銷量將達到100萬輛。
然而實現這目標并不容易,目前合資品牌已經深入自主品牌腹地四、五線城市,而且目前的集體降價行為也將吸引更多中國消費者購買合資品牌車型。對此,吳松表示,“廣汽乘用車的規劃就是實施高性價比戰略,抵御合資品牌的侵襲。”而近日上市的傳祺GS4則是這一戰略的又一次實戰。
300萬輛銷售目標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攜旗下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菲亞特、廣汽乘用車等多個合資和自主業務板塊車型集體亮相。這是廣汽集團“3+e”戰略正式啟動的重要信號。
“3+e”戰略由自主、日系和歐美系“三足鼎立”的業務戰略和電商戰略組成。“隨著這一戰略的實施和推進,2020年廣汽集團產銷將突破300萬輛,年均銷量要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曾慶洪表示。
曾慶洪介紹,截至今年底,廣汽集團的產能規劃為188萬輛,產能利用率為70%左右。從今年開始,包括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的產能都將實現擴充。
其中廣汽本田第三工廠將于今年投產,該工廠規劃產能為24萬輛,初期產能將達到12萬輛。近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廣汽豐田第三工廠將推進建設,該工廠將于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初期產能為10萬輛。
同時,吳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廣汽乘用車第二工廠已經正式開工建設,該工廠建在廣汽菲亞特第二工廠旁邊,規劃產能為20萬輛,將于明年正式投產。”
這三個企業的產能提升,將成為廣汽集團300萬輛銷售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支柱。根據廣汽集團的規劃,截至2020年,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的銷量均計劃達到100萬輛。而這對于廣汽集團來說并不容易。
就目前廣汽集團銷量的兩大重要支柱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來說,今年銷量目標分別為50萬輛和55萬輛。如果以今年的銷售目標為基數計算,從2016年~2020年,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銷量的年均增幅要達到15%以上,才能順利實現2020年百萬銷量目標。而這很可能將遠遠高于汽車市場的整體增幅,不得不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自主品牌對抗合資
相對于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目前銷量基數較小的廣汽乘用車,要在2020年跨入百萬銷量俱樂部則將面對更大的挑戰。
根據廣汽乘用車的規劃,今年公司銷量計劃達到18萬輛,沖擊20萬輛。這就意味著,2016年~2020年,廣汽乘用車年均銷量增幅要達到50%以上,才能在2020年實現100萬輛銷售目標。而這一增幅很可能是汽車市場平均增幅的7倍以上。
不僅如此,近年來合資企業正在憑借其品牌優勢實現市場和價格下探,逐步侵蝕目前自主品牌依然占據一定優勢的四線、五線市場。有分析認為,隨著這一輪合資品牌降價潮繼續,自主品牌很可能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據了解,今年4月,隨著上海大眾對途安、POLO等車型實施8000~10000元的官方降價策略之后,北京現代、上海通用等主流乘用車企業也采取了形式多樣的官方優惠措施。目前由上海大眾開端的降價潮依然沒有過去,包括東風標致在內的多個合資企業表示將繼續跟進。
對此,吳松認為,“即使合資企業實施官方降價,其價格相對于配置而言依然較高。廣汽乘用車正在加速實施車輛的高性價比戰略,對抗合資品牌下沉壓力。”
吳松進一步解釋稱,以本屆上海車展推出的傳祺GS4為例,作為一款緊湊級SUV車型,其官方售價為9.98萬元起。“這一價格與自主品牌SUV價格相當,比A0級合資品牌SUV車型價格低10%~20%;比同級別合資品牌SUV車型價格低40%左右。”“為了對抗合資品牌,未來我們的高性價比戰略將延續到廣汽乘用車的所有車型上。”吳松表示。根據規劃,今年下半年廣汽乘用車旗艦車型傳祺GA8將正式上市,未來該企業還將推出GS7、GS8等多款車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