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29 00:21:10
截至2014年底,華策影視、新文化和華錄百納的應收賬款余額占總資產比分別約為22.66%、25.27%和17.85%,全部低于26%,但長城影視的應收賬款余額占總資產比例卻高達46.48%
每經編輯 董來孝康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昨日(4月28日),長城影視發布了自借殼上市之后的首份年度業績報告,2014年營業收入約為5.08億元,同比增長15.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1億元,同比增幅為30.14%。
不過,2014年長城影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4495萬元。公司方面的解釋是,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大。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應收賬款金額過大不僅會影響現金周轉,可能提升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也存在不能及時或無法收回的可能,將對企業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凈利增長三成現金流量卻為負
長城影視于2014年4月實現了借殼上市的目標,主營業務為電視劇的投資、制作、發行及廣告等衍生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后了解到,2012年~2014年,長城影視營業收入分別約為4.37億、4.39億和5.0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約為1.42億元、1.54億元和2.01億元。然而,2012年~2014年,長城影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分別約為-2585萬元、-559萬元和-4495萬元。
長城影視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大。截至2014年底,長城影視的應收賬款金額約為6.41億元,相較于2013年的4.66億元,同比增長近38%。
“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屬于影視劇行業的特點,公司收入的確認一般為應收賬款模式,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主營業務收入與應收賬款同向增加。”長城影視在2014年年報中如此表示。
截至2014年底,華策影視、新文化和華錄百納的應收賬款余額占總資產比分別約為22.66%、25.27%和17.85%,全部低于26%,但長城影視的應收賬款余額占總資產比例卻高達46.48%。
在長城影視董秘吳鐵華看來,這是因為長城影視是獨家制作模式,生產周期較長,因而在報告期末會形成大量的應收賬款。
“日后我們也會像華策影視一樣,通過增加內容板塊、拓展產業鏈來改善。如果短時間內還是以電視劇制作為主,那下一個報告期,還是一樣的情況。當然公司會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以此來加快周轉速度。”吳鐵華向《記者表示。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雖然電視劇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影視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高,但長城影視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例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應收賬款俗稱“賒賬”,會對當年收入、盈利等指標形成比較大的影響。
應收賬款余額過大或增加財務風險
截至2014年底,長城影視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約為7.07億元,但計提了6542萬元的壞賬準備,最終應收賬款的帳面價值約為6.41億元。長城影視方面指出:“應收賬款減值是基于評估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坦言,以電視劇制作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應收賬款客戶如果是電視臺和非電視臺,收不回來的可能性有所差異。“一般電視臺的資金實力較強,信譽度較高,收不回來的概率較低,而非電視臺企業的風險相對較大,收不回來的概率就較高。”
按欠款方歸集的年末余額,長城影視2014年前五名應收賬款匯總金額約為2.36億元,占應收賬款年末余額合計數的比例為33.42%,相應計提的壞賬準備年末余額匯總金額約為2043萬元。但長城影視卻沒有透露前五名客戶到底是誰。
截至2014年底,創業板的華策影視、華錄百納和新文化針對應收賬款,分別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分別約為8376萬、5376萬和4412元。但這三家同類上市公司全部在2014年報中列出了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清單及對應的應收賬款金額。與長城影視同樣位于中小板的印紀傳媒也在2015年年報中披露了應收賬款的前五名客戶清單。
易觀國際分析師郝茜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影視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過大,一方面將增加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可能提升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如果出現不能及時收回或無法收回的情況,將對企業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