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6-17 01:22:51
浦發銀行收購上海信托一事已公開醞釀一年有余,如今方案終于出爐。根據浦發銀行公告,此次收購上海信托的價格約為164億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每經記者 袁君
浦發銀行收購上海信托一事已公開醞釀一年有余,如今方案終于出爐。根據浦發銀行公告,此次收購上海信托的價格約為164億元。
昨日(6月16日)凌晨,浦發銀行發布公告,以定增換股方式收購上海信托97.33%股權。浦發銀行將繼續停牌,并將于7月1日召開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收購上海信托草案。
如收購順利完成,浦發將成為繼建行等之后第四家擁有信托牌照的商業銀行。
上海地區某股份行管理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已形成浦發銀行、國泰君安、中國太保三大金融機構,建議三家各自通過吸收及橫向并購方式,形成差異化的金融控股集團。
上海信托已預先分立
根據浦發銀行披露的信息,該行擬向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共11名交易對方發行9.9億股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上海信托97.33%股權。
本次交易完成之后,浦發銀行總股本將由186.5億股增加至196.5億股。其中,上海國際集團持有浦發銀行的股份將由之前的16.93%增加至19.53%,接近其第一大單一股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后者持股比例為20%;上海國際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對浦發銀行的合并持股比例由本次交易前的24.32%增加至26.55%,仍為合并持股第一大股東。
根據草案,此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17.12元/股,但由于浦發銀行近期將進行2014年利潤分配,因此待利潤分配完成之后,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將調整為16.36元/股。據此粗略計算,此次收購上海信托的價格約為164億元。
國金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收購價格為2.7倍上海信托2014年PB(平均市凈率),定價較為合理。“光大集團2013年7月宣布收購甘肅信托51%股權時,定價為2.8倍2012年PB,浦發本次收購定價與之相當。”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4年末,上海信托資產總額達61.72億元,實現凈利潤8.87億元。在全國68家信托公司排名中,注冊資本為第17名,信托業務收入第19名,信托資產規模11名。
某股份行中層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這項收購是上海順應國資、國企改革的整體要求,單從收購價格上來講并不低。但與國泰君安以現金認購的方式收購上海證券不同,浦發收購上海信托采用的是定增的收購模式,這對資本金緊張的銀行來說較為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浦發銀行收購上海信托方案實施之前,上海信托預先進行了分立,根據浦發銀行公告披露,上海信托分立工作中,存續公司和新設公司的分割的基本方案為:存續的上海信托原則上保留信托主業相關業務和資產、負債,以及三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權,即上投摩根、國利貨幣和上信資產;上海信托持有的除前述股權外的其他長期股權投資及其相關資產、負債,以及與信托主業基本不存在相關性或者因其他原因不適宜納入上市公司資產收購范圍的資產、負債將全部由新設公司持有。
將成第四家有信托牌照銀行
當前,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對金融服務的綜合化需求日益增強,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已成為衡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水平和銀行轉型成效的關鍵。
浦發銀行認為,隨著凈息差收窄,擴大中間業務來源,優化收入結構已經成為傳統銀行業轉型的必然選擇。
目前,浦發銀行旗下已擁有投資銀行、基金、金融租賃、貨幣經紀等牌照,如順利拿下信托牌照,該行將成為繼建行、交行、興業銀行之后第四家擁有信托牌照的商業銀行。
作為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步驟,浦發銀行收購上海信托也為其后續打造金融控股集團打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除了信托牌照,上海信托還持有陸家嘴、愛建股份等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上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股權、上海證券33.33%股權。雖然此次只是收購信托部分的資產,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浦發可全面控股上海信托,將間接持有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牌照。
從上海國資的現行動作來看,上海已形成浦發銀行、國泰君安、中國太保三大金融控股集團,這場國資改革的核心是以金融國資改革促進市屬企業發展,其切入點和重要推進力量是金融資源的整合。
前述股份行管理層人士建議,浦發銀行、國泰君安、中國太保分別以銀行、證券、保險為主業,可各自吸收,橫向并購,從而形成三大金融控股集團。“比如浦發可以再收購證券公司或小型保險公司,國泰君安可以收購上海農商行,太保可以收購一家券商。同時,這三家在主業方面又各有差異,橫向并購綜合化經營才是真正的金融控股集團。”前述股份行管理層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